分节阅读_4
�“砢碜”

  “砢碜”这回轮到她猜谜了,她试探着问:“你是说不好看的意思”

  我真的惊异于她的聪明了,如难懂的方言她竟能猜出

  彩荷看出了我的心思,直截了当地说:“我是从你的表情里猜出来的。”多亏

  她有察颜观色的本领

  天色渐晚,我正要进入梦乡,彩荷推了我一把,“给你吃蹄。”

  我头不抬眼不睁地说:“我不吃猪蹄子。”

  “不是猪蹄子,是蹄。”

  “不是猪蹄子还能是啥蹄子呀”我嘟嘟囔囔地坐了起来,彩荷递过来的东西令我愣了半天,“你是说梨”

  “嗯,吃吧。”

  “吃,吃,这个我吃。”我抓起一只往嘴里塞,拚命地掩饰着要笑得崩溃的嘴巴。

  提起家乡,我和彩荷有着同样的感受。家乡,是留在记忆里的一缕余香,即使是穷乡僻壤,也能云山雾罩地摆出它的几个“独一无二”,说成仙人仙境,从而使那些从没来过的人垂涎一番。

  有一次,我正准备抒情,一张口:“俺家那疙瘩”

  “什么什么疙瘩”彩荷一副困惑不解的样子。

  为免去更为繁琐的解释,我只好改口:“我们那个地方”

  看来,这普通话不说是不行了

  彩荷是个性格外向的人,经常把她的同事带过来玩。

  湖北的树枝和陕西的徐航提起了各自的同学结婚的事儿,聊着聊着,就争了起来。树枝把“结婚”说成“结分”;徐航则说成“结hueng”。她们相互嘲笑一阵,谁也拿不准确切的读法。

  树枝说:“问问大姐吧,她的读音肯定对。”

  身为大姐,面对着扑将而来的四柱目光,深感责任重大,理应为她们做出表率才是。于是,我抱着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态度,以一种自认为最标准的普通话,一个字一个字地示范给她们,“结婚”

  没等我缓过神儿来,就爆发出一阵更为剧烈的笑声,笑够之后,她们边擦着眼泪边指着我的鼻子,异口同声地说:“你说的也不对”搞得我莫名其妙。既然说错了,也不便为人师了。但是,究竟哪儿读错了呢

  树枝在这些人中是出洋相是最多的一个。三句话中,总有几个字读得不够标准。比如,她把“团结湖”说成“谈结浮”。他们单位的总经理虽然只有一个,其他的人也爱以“某总”相称,过过嘴瘾,以满足彼此的虚荣心。树枝在叫别的“总”时,倒还悦耳,叫胡军,就不怎么动听了,“喂,浮总”

  极其敏感的胡军跳起了“老虎神”,“你才浮肿呢”

  两人经常为此吵得死去活来。这样让她叫下去,胡军的名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得想个折了。他坐了下来,耐心地教她,“我姓胡。”

  “姓浮。”

  胡军加重了语气,“胡”

  “浮”

  胡军气得垂头丧气,手摆得像个高速运转的电风扇,把桌子上的纸片子扇得呼呼作响,“得别再叫我什么总了,还是叫名吧。”

  看来,推广普通话确实难,可是,难也得说,不说更难。

  在伊水家住了两个月,她家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