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
�说是上边刚下的文,某些工种要聘用有北京市户口的,包括打字员。也就是说,有外地户口的人,不能应聘这类工种。我是外地的,毫无疑问,在北京,我不能从事这个工种了。

  伊水又出了另外的主意,“你去学导游吧,拿到导游证,就可以带团了。碰到好的团,还能多赚。”

  伊水又给我交了第二笔学费,我去学导游,为期为一年。

  伊水家的房子是妹夫尤湖租的,一年的房租是五千块钱,在一家报社家属楼的地下室。地下室很大,就像地道战里面的地道,七拐八拐的。如果细分,可分出十几个房间来,不过,除了妹妹和妹夫住的及我和尤彩荷住的两个房间有门外,其它的都没有门。墙面没有抹,也没有沟逢,很简陋。北京有好多这类的地下室,住了好多的人,房租要比地面上的便宜。活人住在地下,这在我们老家是绝对想不通的,我称这类住房为“地下村庄”。

  住地下室有一点好处,就是冬暖夏凉。还有一个不好处是潮气大,如遇到大暴雨,或是几天不晴的连绵细雨,里面还要进水,就得要全体出动,大盆小盆全用上,往外淘水,奋力抗战。我们不能有半点拖延,因为尤湖是搞书的,这里既是我们大家的居室,又是库房,存有几个屋子的书,一旦被大水给泡了,就全完

  尤湖是江西人,尤彩荷当然也是江西人,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感到南北方言的区别实在太大,有些话,沟通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我是在五岁那年,随着父母从千里迢迢的四川搬到了吉林。与北方的小朋友玩耍时,满口川话的我经常搞得人家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我所表达的内容是再清楚不过了,他们怎么会不懂呢这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感到同别人沟通的阻隔有多么的大或许是年龄小的缘故吧,仅仅苦恼了几天,便学着他们说起了东北话。

  长大后,零零星星地记着川话的只言片语,其它的都就饭吃了,东北话反倒成了我的“母语”。

  我是在东北方言的坛子里泡大的,渐渐地对它产生了深厚了情感,它就像东北人的性格,干脆、通达、爽直。世界上最好听的语言,也莫过于此吧大家发出的是相同的语调,彼此交流的和谐、融洽,感受不到它和普通话之间有什么差别。在我的概念中,东北话就是普通话,普通话等于东北话。

  u優書擝 uutxt. 诠纹子扳月渎

  正文 八 字数:4482

  出了家门,到了北京,情况则不同了。

  我们吃饭时,彩荷坐在了里面,她向我伸来一只碗说:“大姐,我出不去了,你帮我盛碗猪”

  我说:“啥”

  “你帮我盛碗猪。”

  我上哪给她盛一碗猪去再说了,那小碗哪能装得下一头猪哇

  伊水不动声色地说:“她是让你帮她盛一碗粥。”

  我的妈,这差别也太大了

  两个中国人说话,中间还要夹个翻译,岂不怪哉

  一日,彩荷美滋滋地说:“我买了一件k色裙子。”

  我正在犹豫:k色k色该是五颜六色中的中哪一种呢

  她从柜子里拿了出来,我才恍然大悟,“你说的是黑色”

  “对,就是你们说的黑色,我穿上,你看看怎么样”

  说实话,这种神秘色彩与她的确不怎么相配,从上到下跟个直挺挺的鞋油桶,我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