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三家之言
r />   沈棠之美目微睁,看着我说道:“你是谦虚还是真的不认得甲骨文?”

  “学识有限,真的不太认识。”我一个大学肄业的人,你说我多有文化?顶多就是背诵了一些古籍,那还是毕业之后,被我师父逼的。

  “我个人觉得应该没错,保险起见,一会我会将血玉中隐现的文字临摹出来,然后请教一下相关的专家。至于现在,我们就先以我翻译的版本为准,所说各自的看法。不过,我首先得知道,在我离开的则三个月内,发生了什么事件,导致你的那块血玉产生了异象?”

  我早就预备道沈棠之会这么问我,便直接将她走之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跟她讲了一遍。

  听完之后,沈棠之口中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又是k?”

  接着是一声深深的叹息:“你提出的‘缸中之脑’的例子,确实和这个案子的情形很相像。的替换,或是思想的蒙蔽,究竟哪一种才是真实?如果一个人能够被随意的植入和删除记忆,以及能够任意的输入人格和性格,那么这个人还是不是最初意义上的自己呢?相对于许丽卿来说,或许死亡才是她真正的归宿——被复活的她,或许就跟缸中之脑一样,根本分不清现实和虚幻了吧?”

  “据说,金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那么,是不是说,金鱼每过七秒就重生了一次?许丽卿每次更换身体,损失的那些记忆,也等于是重生吧?这该是何等悲伤又欢喜的事情啊。”

  女性的视角,确实和男人很不同,我很多时候只是理性的去分析,而不会过多的带着情感。

  但沈棠之的感性之语,也令我散发出了其他的思维,这是一种很奇特的体验。

  而对于k,我也是倍感烦恼,一开始,我认为这个家伙绝对是某个邪教组织的头目,但随着后面事件的不停发生,我发现k的身份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和扑朔迷离起来,甚至在一些时候,k还暗中为我提供了某些帮助,而我也更加难以判断k的目的。

  但是,绝不至于让我对k产生敌友难辨的感觉,k绝对是敌非友!

  从k出现的第一个案子开始。,我便给k打上了邪恶的标签,这一点到现在我也依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观。

  抛开k的问题先不谈,我对沈棠之道:“在之前,我已经获取了一块阴米青,当时血玉也显露了一段文字,是普通的古篆体——通明三界路,照彻北冥宫。踏破九幽门,遨游酆都境。”

  我将自己对老刀说的那一番理解,和沈棠之也说了一遍。

  沈棠之点头认同:“我赞同你的意见。这段文字很像是一篇,阐明了血玉执有者,能够拥有穿行阴阳两界,遨游阴冥地府的能力。”

  然后又问我:“但其中提到‘三界’,这是一个很玄的词,而后的甲骨文中,又有‘死生之门’四字……你对于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有何见解?”

  我心说这就问到我的专业上了,咳嗽一声,正声道:“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但儒家其实是重生轻死的,因为有人曾问孔子死后的事情,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批评他活的事情都搞不明白,还妄求搞明白死的事情?”

  “所以,‘未知生,焉知死’这六个字,便是儒家生死观的体现。儒家重生轻死,悦生恶死,以生观死,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是实用主义的生死观。”

  “庄子云: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提出‘一死生,齐彭殇’,将生与死看做同等,认为长寿和短命也未必有什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