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还巢
�百两银子,已经足够热闹了;跟郑皇亲家结亲,当然要多费点,也不过两三千两银子,而且是陆续用出去的。将来发嫁妆过来,金银珠宝,不知其数!徐太太,不是我说句眼孔小的话,这叫作‘小往大来’,何乐不为?”
徐太太还在沉吟,花费太多,是一层顾虑;赛姑骄纵惯了,将来新媳妇难伺候,又是一层顾虑——
“府上的家世,也不见得不如郑皇亲。”沈老太太又说,“你家少爷是荫生,底子在那里了,如果有郑皇亲这样的靠山,补缺一定容易,升官也一定比别人快。徐太太,将来挣副一品太夫人的诰封给你,你就会想着我了。说实话,我也有我的打算,将来少爷得意了,自然会照顾着我那个儿子,这就叫‘托福’!”
徐太太终于动心了,正式拜托沈老太太做大媒,跟郑皇亲家去求亲。
到了第二天下午,媒人来了,满脸通红,走路七歪八扭,醉态可掬,一见徐仲奇,拉着他直往下拖,嘴里酒气喷人地大声说道:“快!快!快跟我磕个头,谢谢我!”
徐仲奇有些发窘。正拖拖拉拉,纠缠不清时,徐太太走了出来。媒人便放过他,跟徐太太去谈正经事。
“事情成功了!”沈老太太说,“郑皇亲是晓得你家老相公的,说‘当初奉旨赐第,起造宅子,还是徐侍郎监的工’。郑夫人也很高兴,不过,先要相一相亲。”
“噢!”徐太太笑容满面地问,“怎么相法?”
“郑夫人约九月初一,那天她要到神木厂的女贞庵去烧香,请少爷去见一面。”
到了九月初一,徐仲奇沐浴熏香,里里外外打扮得焕然一新,鲜衣怒马,带着两名俊仆,得意扬扬地直到神木厂女贞庵来践约。
到庵前不觉气馁,但见二三十名仆从打扮的汉子,坐在那里闲谈,一个个眼睛都像长在头顶上似的,仿佛根本不曾看见徐仲奇。等他下了马,硬着头皮往里闯时,便有人发话了。
“喂!喂!你是干什么的?”
“是,是郑夫人在这里进香吗?”徐仲奇嗫嚅着说。
“你问这干什么?”
“是郑夫人嘱咐一位沈老太太,特地叫我今天来见。”
“有这样的事?你等等!”那人便唤一名童儿,“四喜子,进去看看,沈老太婆在哪里,说有人找她。”
不一会儿将沈老太太找了来,她一见反责怪徐仲奇:“徐相公,你怎么这时候才来。快,快,进来!”接着便又向那些豪仆说明:“这位相公,夫人要看看他!”
于是先引他到客座侍茶。沈老太太找着一名俏丽丫头,央她进去通报。过了好一会儿才重见她出现,在远处招招手。
“走吧!小心!”
一走走到一处院落,只见湘帘深垂,里里外外都是妇女的影子。徐仲奇定定神朝中间望去,但见四十来岁一位极福相的贵妇人端然正坐,身着一件缀满珍珠的红缎绣帔,“宝相庄严”,令人肃然起敬,不由得就在拜垫上跪了下去。
“世愚侄徐仲奇,叩见夫人!”
帘内仿佛在答礼,仿佛还有话,却都不甚分明。等他站起身来,沈老太太低声说道:“行了。到外头吃茶,看郑夫人有什么吩咐。”
吃了好一会儿的茶,来了两名丫头,一色双螺髻,青缎夹袄,黑绸背心,各人手里捧一个金漆圆盒。前面的一个向沈老太太说道:“这是夫人送相
徐太太还在沉吟,花费太多,是一层顾虑;赛姑骄纵惯了,将来新媳妇难伺候,又是一层顾虑——
“府上的家世,也不见得不如郑皇亲。”沈老太太又说,“你家少爷是荫生,底子在那里了,如果有郑皇亲这样的靠山,补缺一定容易,升官也一定比别人快。徐太太,将来挣副一品太夫人的诰封给你,你就会想着我了。说实话,我也有我的打算,将来少爷得意了,自然会照顾着我那个儿子,这就叫‘托福’!”
徐太太终于动心了,正式拜托沈老太太做大媒,跟郑皇亲家去求亲。
到了第二天下午,媒人来了,满脸通红,走路七歪八扭,醉态可掬,一见徐仲奇,拉着他直往下拖,嘴里酒气喷人地大声说道:“快!快!快跟我磕个头,谢谢我!”
徐仲奇有些发窘。正拖拖拉拉,纠缠不清时,徐太太走了出来。媒人便放过他,跟徐太太去谈正经事。
“事情成功了!”沈老太太说,“郑皇亲是晓得你家老相公的,说‘当初奉旨赐第,起造宅子,还是徐侍郎监的工’。郑夫人也很高兴,不过,先要相一相亲。”
“噢!”徐太太笑容满面地问,“怎么相法?”
“郑夫人约九月初一,那天她要到神木厂的女贞庵去烧香,请少爷去见一面。”
到了九月初一,徐仲奇沐浴熏香,里里外外打扮得焕然一新,鲜衣怒马,带着两名俊仆,得意扬扬地直到神木厂女贞庵来践约。
到庵前不觉气馁,但见二三十名仆从打扮的汉子,坐在那里闲谈,一个个眼睛都像长在头顶上似的,仿佛根本不曾看见徐仲奇。等他下了马,硬着头皮往里闯时,便有人发话了。
“喂!喂!你是干什么的?”
“是,是郑夫人在这里进香吗?”徐仲奇嗫嚅着说。
“你问这干什么?”
“是郑夫人嘱咐一位沈老太太,特地叫我今天来见。”
“有这样的事?你等等!”那人便唤一名童儿,“四喜子,进去看看,沈老太婆在哪里,说有人找她。”
不一会儿将沈老太太找了来,她一见反责怪徐仲奇:“徐相公,你怎么这时候才来。快,快,进来!”接着便又向那些豪仆说明:“这位相公,夫人要看看他!”
于是先引他到客座侍茶。沈老太太找着一名俏丽丫头,央她进去通报。过了好一会儿才重见她出现,在远处招招手。
“走吧!小心!”
一走走到一处院落,只见湘帘深垂,里里外外都是妇女的影子。徐仲奇定定神朝中间望去,但见四十来岁一位极福相的贵妇人端然正坐,身着一件缀满珍珠的红缎绣帔,“宝相庄严”,令人肃然起敬,不由得就在拜垫上跪了下去。
“世愚侄徐仲奇,叩见夫人!”
帘内仿佛在答礼,仿佛还有话,却都不甚分明。等他站起身来,沈老太太低声说道:“行了。到外头吃茶,看郑夫人有什么吩咐。”
吃了好一会儿的茶,来了两名丫头,一色双螺髻,青缎夹袄,黑绸背心,各人手里捧一个金漆圆盒。前面的一个向沈老太太说道:“这是夫人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