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山的母亲
�刻聚集在照片上那英武的军人胸前的四枚勋章上!

  “他叫李发科,陕西人,1956年部队转业来盆地的。共产党员,现在是运输处

  外甩站阿克塞站站长。”老师傅热情地介绍着。

  啊,阿克塞站,进出盆地,迎接外面大千世界的必经之路。青海石油局四万多

  名职工家属出差休假,都得从那里过。去年回广东休假时,一路颠簸,翻过当金山

  又渴又饿。就是在这个运输站上,一个小伙子忙里忙外,为大家端来热茶、热饭,

  吃得真美啊。啊,就是他,一定是他!

  姑娘脸红了,这样的大事,应该跟妈妈商量商量。

  妈妈回信了,支持!

  他们结婚了。却隔着一座当金山,像牛郎织女隔着一条银河。丈夫在当金山南

  脚下的阿克塞运输站,妻子在当金山北脚下冷湖制氧厂。这哪里像个家她报名要

  求去阿克塞。别的工作干不了,可以当一名炊事员嘛!领导正发愁没人愿意到阿克

  塞那枯燥、单调、荒僻的小站里去工作。这可来了一个自愿报名的,立刻利索地同

  意了。他们在这里开起了“夫妻店”。那深夜里闪亮在当金山脚下运输站的灯光,

  曾经温暖过多少人的心呀……

  母亲什么话也不说了,她抱起已经睡着的小外孙女,铺好被褥,躺下去睡了。

  从当金山顶吹下来的狂风更猛烈了,强悍地摇着窗子,小屋被吹得像风暴中的小船。

  老人家的心却宁静了下来……

  第二天晚上,造反派不顾侯桂芳的一天疲劳,又召开了侯桂芳的批斗会。“打

  倒反革命分子李发科!”“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顽抗到底死路一条!”……造反

  的口号吼得震天价响。五十多岁的梁银英老妈妈在屋里,听得见这狼哭鬼嚎。为人

  善良、老实忠厚的老人不敢出门和那帮人抗争,但老人却下了决心,在这种时刻不

  能撤下女儿,一个人返回故乡。她从坛子里抓了把米,给女儿熬了一小锅粥,独自

  坐在床边,等着女儿。锅里的水加了一勺又一勺,一直等到深夜。

  女儿以为母亲不知道今天自己挨了斗,她怕母亲担心,急忙做着解释:“妈妈,

  晚上来了几个司机,没吃饭,我给他们做了点吃的。这么晚了,您还没睡”啊!

  这是多么拙劣的谎话。

  母亲默默地站起身来,只是轻轻地说:“炉上有热粥,趁热喝吧。”然后,母

  亲扭过头,颤巍巍铺好被:“趁热喝,喝完了睡吧。明天天不亮又要上班了。”老

  人先躺下了,侯桂芳看见母亲的鼻子和肩头在抽动。

  侯桂芳从炉上端起饭锅,热腾腾的蒸汽迎面扑来,一行滚烫的热泪止不住滴落

  在滚开了花的稀饭上……

  老人家没有离开当金山回广东的家乡。这一住,就又是整整五年过去了,这是

  一种无言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