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山的母亲
r />
  在梅县附近一所中学教书。祖父祖母去世后,一家七口人全靠父亲一个人的薪水维

  持生活,是够艰难的了。母亲带着两个弟弟上山打柴换米,六岁的小弟弟在家做饭。

  辛辛苦苦地供她一人上学读书。她长得漂亮,学习又好。母亲最心疼她,舍不得让

  她一个女孩子家也去上山打柴,做粗活儿。打柴能换几把米小弟弟做饭饿得不行,

  自己偷吃了一口饭,谁知被大弟弟看见了,当胸就是一拳!六岁的弟弟吓得爬在床

  下。侯桂芳喝住了大弟,小弟才从床下爬出扑在姐姐怀里,痛哭起来:“姐姐,我

  饿,我饿……”侯桂芳的眼泪也落了下来,滴在弟弟那消瘦的脸上。她一咬牙,第

  二天四点钟就上山打柴去了,一口气干到了天黑,给家里背回了好大的一捆柴哟。

  她不想再上学了,那年,她才十三岁。

  梅县,男孩子喜欢踢足球,有足球之乡之称。女孩子呢,喜爱唱歌跳舞。侯桂

  芳为了给家里、给母亲减轻负担,她要一个人独立生活,挣点钱援助妈妈。她凭着

  那苗条的身材、俊秀的面孔及天生的一副好嗓子,百灵鸟般地跳着、唱着考上了梅

  县文工团,当上了让全家人羡慕的演员。

  当了一年演员,侯桂芳心又不安起来。她那微薄的收入丝毫解决不了家庭生活

  的拮据,反而因为排练、演出不能帮妈妈多干点家务活了。这时,在青海工作的一

  个姑姑来信说:西宁石油学校正在招生,学习两年后可分到青海石油局工作,那里

  工资高。侯桂芳有点文化,不妨一试。侯桂芳心动了,磨着妈妈定要报考去青海。

  妈妈心疼女儿,青海太远了,桂芳又是个女孩子,为了这个生活贫困的家,她牺牲

  了自己的爱好,要跑到遥远的戈壁滩上去了。可妈妈知道桂芳虽是个女子,却有男

  子汉的气质,执著,不屈不挠,出去闯闯不会吃亏的。母亲犹豫再三,女儿天天缠

  磨。老人看着眼前这破旧不堪的家,让女儿天天在这鸽子笼似的家中委屈,不如到

  外边大天地去闯荡。母亲含泪一咬牙,送女儿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这一年正是1958年的夏天,广东最炎热的日子。侯桂芳正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姑

  娘。

  没有想到,今天,母亲也乘上了西去的列车,踏着女儿的足迹,来到了柴达木。

  两代人在这里重逢,为了下一代的小生命。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哟!只有母亲,才

  会为儿女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与牺牲!

  戈壁滩和秀丽、湿润的南国家乡不能相比。当金山风大、雪大、雨大,一夜间,

  漫天扑来,可以将山顶积雪刮去一层,封住山路,阻挡住各种车辆的正常通行。这

  是老人家绝没有见到过的奇景,更不用说这里八十度就烧开了水,炖不烂肉,蒸不

  熟包子,冰雪化成的山水喝了会拉肚子。高寒缺氧,老人一来便流鼻血。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