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回人生可叹老病走,自古报应有鬼手

  这么艰难地一路慢慢走,走到小半,海水就快没了腰,这天儿已经快中秋,海水寒凉,尤其是下半身泡在水里,那滋味别提多难受。

  锦衣人已经受不住,让一个侍从背了自己。抬轿子的更惨,生怕把轿子沾湿了,又怕看不见脚下的路,摔了滑了,每走一步,都要单人先动,确定放稳了脚,才能走,这样四个人一个一个地探过去,才能走一步——几乎是寸步难行。

  “我说你们得快点,这天路只出两个时辰,夕阳西下之时,就是海出路没之际。”一个穿着麻衣,带着斗笠的青年文士说道。

  “你个穷酸书生,能数嘴,就过来帮忙抬!”侍从首领很不高兴。

  那青年文士微微抬起头,露出个淡淡笑容来,摇了摇头,轻身快步离去。

  那侍从首领勃然大怒,就要生事端来,可他刚要拔腿去追,却感觉自己的腿沉重得像是打了无数的沙包,怎么也抬不起来。

  “算了,不要生事,我们还有大任。”锦衣人说道。

  那侍从首领想想自己主子的手段,不敢吭声,收了刀刃。

  刀已入鞘,那腿上的沉重就奇迹般地消退了。

  那侍从首领心里头惊惶,可却决计不敢说出口,只能满心惴惴地在寒凉的海水里漫漫往前摸。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走得人心都麻木了,腰以下都拔凉拔凉没了知觉,才又踏上土地,眼见着这天路也就只有一小段了。

  正是夕阳西下,锦衣人回首来时路,果然已经被海水淹没大半。

  眼前的山中有炊烟灯光一一亮起,锦衣人叹了一口气,催促侍从们快步往前。

  仙山之中果然是有许多人家的,瞧着那简陋的房舍,都是这几年临时拼凑起来的,好些人在这个时候担着一些海货在贩卖,还货郎米贩已经约好了借宿的人家,打算卖完最后一点货品就去吃饭。

  路人告诉锦衣人一行,因为对岸的城中规矩森严,禁夜禁歌舞,所以大潮前后这两天因为天路还能蹚水过来,货郎们都是夜市也做生意的。更有些南边来的杂货在这边偷偷贩卖,谁家若是有个嫁娶,也愿意去夜市买一根精致点的铜簪。

  那神医一家人虽然说住在山里,但却有几分神秘,有的人能找到,有的人找不到,也许正因为这份神出鬼没,才被叫做神医。只要在夜市尽头,进了山林里,若是看见一个带篱笆的院子,门口有一挂手工漂亮的小红灯笼坠着一个碧色玉牌,那边是了。

  “怎地这神医不是个治病救人的,还弄这些玄虚!”侍从首领又累又一身海水,湿冷难耐,十分不悦。

  那路人也是个耿直的性子,听了这话不乐意:“治病救人,也讲究个行善积德,若是恶人,没缘分不救也罢!”

  “你这个竹竿!一口胡话!爷爷我今儿就教训教训你!”说着,那侍从首领就拔出刀来。

  “啊!有刀!是那边朝廷的人!”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句,这边看热闹的人都散了一个干净,连带着近前几个小贩都担着货筐跑了。

  锦衣人脸色一沉。

  侍从首领呲牙咧嘴,口里脏话不断。

  轿子里传来一声哼,那锦衣人靠近了轿子,听着里面的人说话,半晌,皱了皱眉头道:“阿弟,不妥。这一趟,还是求医要紧。”

  说完,沉着脸看着身边的侍卫,淡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