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二次摊牌
��鲜釜山,他才从一个知情人那里得知了谈判的内情,当即大惊失色,汗如雨下。
其实这也没什么,反正没到日本,回头就是了,浪费点差旅费而已。
可这位兄弟胆子实在太小,竟然丢下印玺和国书,连夜就逃了。
消息传回北京,明神宗大怒,下令捉拿李宗城,并命令杨方亨接替正使,沈惟敬为副使,继续出访日本。
于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杨方亨和什么都知道的沈惟敬,在经历这场风波后,终于在七月渡海,到达日本。
参考消息
李宗城逃跑
根据当时的相关资料,大抵是李宗城抵达日本后喝酒喝多了,跟一日本女子调情。接下来的故事就分了两种,第一种说法中,这名日本女子是某岛主之妻,或是某大名之爱妾,李宗城的调情引发了该女丈夫的仇恨,拔刀欲砍;第二种说法是,那名女子系日方派来服侍他的枕席女子,趁李宗城眼花耳热之时盗走了他的使节文符。总之不管是怕死,还是丢了文符,李宗城到底漂洋过海地给大明丢了把脸,从而引发了整个朝廷对他的怒火。
对于他们的来访,丰臣秀吉十分高兴。他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决定,在日本最繁华的城市大阪招待明朝的使者。
九月,双方第一次见面,气氛十分融洽。在这一天,杨方亨代表明神宗,将冠服、印玺等送给了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异常兴奋,在他看来,明神宗送来这些东西,是表示对他的妥协,而他真正想要的东西,也即将到手。
因为第二天,明朝的使者就将宣布大明皇帝的诏书,在那封诏书上,自己的所有愿望都将得到满足。
但沈惟敬很清楚,当明天来临,那封谕旨打开之时,一切都将结束。事情已经无可挽回,除非日本人全都变成文盲,不识字(当时的日本官方文书,几乎全部使用汉字),或者……奇迹再次出现。
想来想去,毫无办法,沈惟敬在辗转反侧中,度过了这个绝望的夜晚,迎来了第二天的早晨。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那个夜晚,他并不是仅有的知情者,也不是唯一无法入睡的人。
在获知明朝使者到来的消息后,小西行长慌了手脚,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从小西飞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却没有去报告丰臣秀吉。
不是不想说,而是不能说。
自和谈开始,丰臣秀吉就处于一种梦幻状态,总觉得人家欠他点什么,就该割地,就该和亲,如果这个时候把他摇醒,告诉他:其实你被忽悠了,人家根本没把你放在眼里,也不打算跟你谈判。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更为严重的是,这件事情是小西行长负责的,一旦出了事,背黑锅的都找不到。
那就忽悠吧,过一天是一天。
可现在明朝的使者已经来了,冠服也送了,诏书明天就读,无论如何是混不下去了。
为了自己的脑袋和前途,小西行长经过整夜的冥思苦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于是,在那个夜晚,他去找了一个人。确切地说,是个和尚。
根据丰臣秀吉的习惯,但凡宣读重要文书,都要找僧人代劳,除了日本信佛的人多、和尚地位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和尚有文化,一般不说白字。
小西行长的目的很明确,他找到那位僧人
其实这也没什么,反正没到日本,回头就是了,浪费点差旅费而已。
可这位兄弟胆子实在太小,竟然丢下印玺和国书,连夜就逃了。
消息传回北京,明神宗大怒,下令捉拿李宗城,并命令杨方亨接替正使,沈惟敬为副使,继续出访日本。
于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杨方亨和什么都知道的沈惟敬,在经历这场风波后,终于在七月渡海,到达日本。
参考消息
李宗城逃跑
根据当时的相关资料,大抵是李宗城抵达日本后喝酒喝多了,跟一日本女子调情。接下来的故事就分了两种,第一种说法中,这名日本女子是某岛主之妻,或是某大名之爱妾,李宗城的调情引发了该女丈夫的仇恨,拔刀欲砍;第二种说法是,那名女子系日方派来服侍他的枕席女子,趁李宗城眼花耳热之时盗走了他的使节文符。总之不管是怕死,还是丢了文符,李宗城到底漂洋过海地给大明丢了把脸,从而引发了整个朝廷对他的怒火。
对于他们的来访,丰臣秀吉十分高兴。他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决定,在日本最繁华的城市大阪招待明朝的使者。
九月,双方第一次见面,气氛十分融洽。在这一天,杨方亨代表明神宗,将冠服、印玺等送给了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异常兴奋,在他看来,明神宗送来这些东西,是表示对他的妥协,而他真正想要的东西,也即将到手。
因为第二天,明朝的使者就将宣布大明皇帝的诏书,在那封诏书上,自己的所有愿望都将得到满足。
但沈惟敬很清楚,当明天来临,那封谕旨打开之时,一切都将结束。事情已经无可挽回,除非日本人全都变成文盲,不识字(当时的日本官方文书,几乎全部使用汉字),或者……奇迹再次出现。
想来想去,毫无办法,沈惟敬在辗转反侧中,度过了这个绝望的夜晚,迎来了第二天的早晨。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那个夜晚,他并不是仅有的知情者,也不是唯一无法入睡的人。
在获知明朝使者到来的消息后,小西行长慌了手脚,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从小西飞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却没有去报告丰臣秀吉。
不是不想说,而是不能说。
自和谈开始,丰臣秀吉就处于一种梦幻状态,总觉得人家欠他点什么,就该割地,就该和亲,如果这个时候把他摇醒,告诉他:其实你被忽悠了,人家根本没把你放在眼里,也不打算跟你谈判。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更为严重的是,这件事情是小西行长负责的,一旦出了事,背黑锅的都找不到。
那就忽悠吧,过一天是一天。
可现在明朝的使者已经来了,冠服也送了,诏书明天就读,无论如何是混不下去了。
为了自己的脑袋和前途,小西行长经过整夜的冥思苦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于是,在那个夜晚,他去找了一个人。确切地说,是个和尚。
根据丰臣秀吉的习惯,但凡宣读重要文书,都要找僧人代劳,除了日本信佛的人多、和尚地位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和尚有文化,一般不说白字。
小西行长的目的很明确,他找到那位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