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殉国、疑团、残暴、软弱

  “自焚死了。”

  参考消息

  明版荆轲

  永乐二年的一天,朱棣接到一位天文官的报告,称发现一颗偏红色的彗星正犯帝星,乃大凶之兆,让他做好防范。临朝时,朱棣时刻保持警惕,发现御史大夫景清的步伐有些反常,就命护卫将其拿下,搜身后发现他外披朝服,内着绯衣,腰藏短剑。朱棣质问:“携剑上朝,你要干什么?”景清大喝:“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你背叛了太祖的遗命,是地道的奸臣贼子,我要为故主报仇,可恨没能成功!”朱棣勃然大怒,对他实行了剥皮添草的残忍虐杀,并悬于长安门示众。即便这样,朱棣还不解恨,又实行惨无人道的“瓜蔓抄”,景氏一族,几乎被杀绝。

  “成王的儿子呢?”

  “国家要年长的君主。”

  “那成王的弟弟呢?”

  “这是我的家事。”

  社会青年朱棣终于领教了最佳辩论手兼继承法专家方孝孺的厉害,他没有那么多的耐心,让人拿出了纸和笔给方孝孺,逼他写。

  方孝孺不写。

  继续强逼。

  方孝孺写下“燕贼篡位”四字。

  朱棣已经愤怒得丧失了理智。

  “你不写,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诛我十族又如何!”

  实事求是地看,方孝孺说这句话并不一定真想让朱棣去诛灭自己的九族,然而他却不了解朱棣,朱棣不是那种口口声声威胁说不让你看到明天的太阳之类的话的人,但他却可以保证明天的太阳一定会照在你的坟头。

  而且他十分精通暴力法则,并且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它,至少他的使用技巧已经超过了当年的陈友谅,因为他懂得一条重要准则:

  暴力不能解决一切,却可以解决你。

  他让人把方孝孺拉了出去。

  方孝孺的最终结局是:凌迟,灭十族。

  历史上从来只有九族,但人类又一次展现了他惊人的创造力。那多出来的一族要感谢朱棣的发明创造,他为了凑数,在屠杀的目录中加入了方孝孺的朋友和学生。

  方孝孺是一个敢于反抗强暴的人,他虽然死得很惨,却很有价值,他的行为应该成为读书人的楷模,为我们所怀念。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杀人犯在残杀第一个人时是最困难的,但只要开了先例,杀下去是很容易的。

  于是,朱棣开始了他的屠杀。

  由于下面的内容过于血腥残暴,我将尽量用简短文言表达,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可以免观。

  铁铉,割耳鼻后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问:“甘否?”铁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凌迟,杀其子。

  黄子澄,凌迟,灭三族。

  齐泰,凌迟,灭三族。

  练子宁,凌迟,灭族。

  卓敬,凌迟,灭族。

  陈迪,凌迟,杀其子。

  此外,铁铉妻、女,方孝孺女,齐泰妻,黄子澄妹没入教坊司为妓女。

  无言以对,无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