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这世上又哪里来的完美无缺的人家。王氏考虑再三,又和赵吉商量。赵吉当时并没有说什么,之后却暗自寻访了要和赵蓉蓉说亲的龙家小子。

  那小哥是龙家这一代排行第五个男丁,叫龙闵宇,今年才十七岁,比赵蓉蓉大了两岁。他爹则是上一代的老二。上头有一个老大,下头有一个老四,中间一个老三十来岁的时候没站住,早年夭折了。

  如今龙家的主业有两条,一个是手底下有间戏园子出租——算不上那种顶好地段的戏园子,不过每年加起来也是一百多两银子的进项。另一个就是租戏子行头的生意,这个细水长流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赚头。

  龙家的人看重戏园子多过租行头的生意,只不过这个生意简单的很,就是收租子定文契而已。了不得了和戏班子协商涨价的事情,除此之外再无大事。

  这个龙闵宇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开始家里帮忙起,就一直负责跑租行头的事情。说实话,这个行当利润不高,而且要求老板用心。租行头多则一阵少则一场,全看老板细细安排。

  有本事的能让一套行头除了修整没有轮空的时候,没本事的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而其中的利润更是天壤之别。

  龙闵宇年纪虽然小,但是人勤快会说话,他负责的那一套行头很快就能做到利润不错——他才刚刚入行,而且年纪很小啊!

  赵吉又打听了他的人品——这里必须要提一下龙家老爷子,他老人家当年是唱戏的名角儿,什么样的富贵繁华没见过呢。最后却能坚守本心,也确实成为了同一代名角儿里面难得善始善终的,这就是他重视德行上的修养。

  现在家里并不唱戏,但是周遭许多唱戏的人家影响,他怕自家子弟跟着学浮浪了,便十分严格子弟们道德上的教导。要是哪个子弟不学好,他是狠得下心责罚的。在他看来,现在狠狠责罚才是对他们真的好。

  而龙闵宇在这种教导之下显然没有长歪,品行表现一直良好。虽然身在各种戏班扎堆的地方,却从来没听说过他和哪个小戏子关系不清不楚——以这个年纪的青年人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

  王氏心里本就意动,加上赵吉打听的结果,她略‘考虑’了几日算是女方自抬身价,然后就传信给周卖婆。

  这婚事赵家已经应下了!

  周卖婆如何欢喜且不说,却说这婚事赵家虽然应下了,事情却不是说就已经完了。

  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如何隆重也不为过。其中最好的莫过于三书六礼做完全套,只不过这是达官显贵的专利,落到民间很少有六礼做齐全了的。绝大多数百姓都只做了问名、纳征、请期、亲迎这四礼而已,甚至有更简陋的,只剩下了纳征及亲迎。

  赵家和龙家没有繁琐到将六礼做全,四礼却是要的。赵家这边露出意思同意了这桩婚事,龙家那边就托了周卖婆上门来问赵蓉蓉的闺名和生辰八字。

  这就是问名的前半部分,至于后半部分则是要找算命先生合八字,没有问题后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供在祖宗或神佛前。此后家中三日无事,平平安安,这就算是问名成了。

  赵蓉蓉才十五岁,这时候就成亲对于一个市井女孩子来说是早了一点。龙家也体谅赵家想多留赵蓉蓉一段时间的心思,于是说定了明年下聘,然后再过三年,等到赵蓉蓉十八岁,龙闵宇二十岁的时候成亲——年岁相当,正好正好。

  明年才下聘,赵蓉蓉十八岁的时候才出嫁,这并不是说事情到此为止就可以不管了。王氏这一日之所以在厨房里如此忙碌,就是因为龙、赵两家定亲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