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
而现实情况是,张家三兄妹只不过面对着青黄不接而已。所以等到这一短暂的时间过去就会有新米收获,到时候手头也就宽裕了——应付这一短短的时间,哪里用得着十两银子。
赵吉和王氏并不打算给多少接济,也不怕张家兄妹如何说。要知道他们虽然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但是一个姓赵一个姓张,在世人眼里,这就是毫不相干的人了。这种求上门的,自家帮忙是自家大度。不帮忙的话也实属正常,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和你爹和他们说定了,先给他们买些粮食回去。至于剩下的要靠他们自己挣——你爹在街面上人头还算熟,请人接手几个零工倒不难。”王氏一面搅动锅里的海带汤,一面道。
赵莺莺听着觉得自家爹娘这个主意更好,前者救急,后者则是让他们自食其力,不至于养大这些人的胃口。有了这个例子,哪怕他们今后还会找上门来,也不怕了。大不了照着第一次的来,给他们介绍事做呗。
当然,也不能说赵吉和王氏没有在中出力气。要是哪一个扬州城外来的都可以在扬州找到事做,那那些左近乡里县里的不都不过来了。所以说,扬州雇工赚钱,人人都想来做,却不是人人都做上了的。
赵吉和王氏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让认识的人请零工的时候优先考虑自家亲戚却是很简单的事情。
张家兄妹两个也是看清了,自家这些同父异母的弟弟们,唯一有点指望的赵吉也不是随意搓扁揉圆的性子。他们的打算是不可能成功的,还不如干脆按照赵吉说的,在扬州做一些日子的工,攒下一点儿钱。
有了这个打算就好做事了,兄妹两个一个先留在扬州这就开始做事,另一个带着粮食和口信回去。这一次再来就不只是自己一个人了,而是带出了三四个人。
除掉家里要留下伺弄田地的,其他的空余人手全都被带到了扬州。他们是打算趁着这一次赵吉愿意给他们介绍活儿做,干脆就做一段时间的工。攒下钱来的话,今年不管收成如何,都是不用发愁了。
张家人开始在扬州城里做工赚钱,赵莺莺一家算是消停了——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想一起住进赵家。对此王氏严防死守,她大概是想起了原先在赵家小院的时候,和处不来的人一个屋檐底下,那种滋味再不想重来。
但是这里堵住了,却不能全堵住。隔三差五张家人就要来赵家一趟,而且全赶在吃饭的点上,其中的寓意简直不言自明。
王氏对此深恶痛绝,本来决心这段时间不烧好菜。但是发现张家人就算是再一般的菜色也满意的很,只要有的吃就好,反正下一次照来不误。
赵家连着吃了好几日没滋味的饭菜,就连方婆子都有意见了。王氏最终一思量,决心今天做一道好菜——昨日晚饭张家人才来过,总不至于今天中午又来吧!
“今天让你们见识见识娘的手艺。”王氏一边说话一边在腰上系围裙。
她今天可是从菜市场买了一尾一尺多长的鲥鱼——对,就是那个可以做贡品的鲥鱼。赵莺莺上辈子在皇宫都没吃过几次,原因自然是鲥鱼作为贡品也算是难得的一种了。
首先吃鲥鱼有季节,鲥鱼其实就是时鱼。春夏之交的时候鲥鱼沿长江洄游产卵,到镇江、扬州一带的时候是鲥鱼最肥美的时候。所谓贡品,也就是取这个时节扬州镇江的鲥鱼而已。
其次鱼鲜难以保存,即使是靠水养,靠冰存,一路由南到北,能留下来的鲥鱼也不多了。
不过好在这里是扬州,吃鱼便宜,又是产鲥鱼�
赵吉和王氏并不打算给多少接济,也不怕张家兄妹如何说。要知道他们虽然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但是一个姓赵一个姓张,在世人眼里,这就是毫不相干的人了。这种求上门的,自家帮忙是自家大度。不帮忙的话也实属正常,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和你爹和他们说定了,先给他们买些粮食回去。至于剩下的要靠他们自己挣——你爹在街面上人头还算熟,请人接手几个零工倒不难。”王氏一面搅动锅里的海带汤,一面道。
赵莺莺听着觉得自家爹娘这个主意更好,前者救急,后者则是让他们自食其力,不至于养大这些人的胃口。有了这个例子,哪怕他们今后还会找上门来,也不怕了。大不了照着第一次的来,给他们介绍事做呗。
当然,也不能说赵吉和王氏没有在中出力气。要是哪一个扬州城外来的都可以在扬州找到事做,那那些左近乡里县里的不都不过来了。所以说,扬州雇工赚钱,人人都想来做,却不是人人都做上了的。
赵吉和王氏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让认识的人请零工的时候优先考虑自家亲戚却是很简单的事情。
张家兄妹两个也是看清了,自家这些同父异母的弟弟们,唯一有点指望的赵吉也不是随意搓扁揉圆的性子。他们的打算是不可能成功的,还不如干脆按照赵吉说的,在扬州做一些日子的工,攒下一点儿钱。
有了这个打算就好做事了,兄妹两个一个先留在扬州这就开始做事,另一个带着粮食和口信回去。这一次再来就不只是自己一个人了,而是带出了三四个人。
除掉家里要留下伺弄田地的,其他的空余人手全都被带到了扬州。他们是打算趁着这一次赵吉愿意给他们介绍活儿做,干脆就做一段时间的工。攒下钱来的话,今年不管收成如何,都是不用发愁了。
张家人开始在扬州城里做工赚钱,赵莺莺一家算是消停了——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想一起住进赵家。对此王氏严防死守,她大概是想起了原先在赵家小院的时候,和处不来的人一个屋檐底下,那种滋味再不想重来。
但是这里堵住了,却不能全堵住。隔三差五张家人就要来赵家一趟,而且全赶在吃饭的点上,其中的寓意简直不言自明。
王氏对此深恶痛绝,本来决心这段时间不烧好菜。但是发现张家人就算是再一般的菜色也满意的很,只要有的吃就好,反正下一次照来不误。
赵家连着吃了好几日没滋味的饭菜,就连方婆子都有意见了。王氏最终一思量,决心今天做一道好菜——昨日晚饭张家人才来过,总不至于今天中午又来吧!
“今天让你们见识见识娘的手艺。”王氏一边说话一边在腰上系围裙。
她今天可是从菜市场买了一尾一尺多长的鲥鱼——对,就是那个可以做贡品的鲥鱼。赵莺莺上辈子在皇宫都没吃过几次,原因自然是鲥鱼作为贡品也算是难得的一种了。
首先吃鲥鱼有季节,鲥鱼其实就是时鱼。春夏之交的时候鲥鱼沿长江洄游产卵,到镇江、扬州一带的时候是鲥鱼最肥美的时候。所谓贡品,也就是取这个时节扬州镇江的鲥鱼而已。
其次鱼鲜难以保存,即使是靠水养,靠冰存,一路由南到北,能留下来的鲥鱼也不多了。
不过好在这里是扬州,吃鱼便宜,又是产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