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因明军打粮而逐渐崩坏的福建、浙江


  作为技术军官,沈约并不擅长谈判说客的工作。联邦军官普遍年轻,缺乏经验的他们被赶上一个个舞台,在实践中历练。

  “南洋一块土,嘿,贵国主前几年约我同去,可惜被我拒绝了。”

  郑彩有些惆怅。

  南洋移民需要三个条件,婆罗洲的落脚地,大陆的窗口和船。守序许了郑彩一块土地,郑彩多少也还有些船,在南洋花钱也能获得补充,可失去金厦后,他没了大陆的窗口。

  章云飞大着胆子道,“建国公,我们不妨试试鹿仔港。”

  鹿仔港在台湾大肚王国控制范围内,紧邻台中府。大肚王国与荷兰人越走越近,联邦台北府现在不太好再插手了。

  台湾岛在海峡一侧的良港很少,鹿仔港条件一般,但对郑彩来说,他没有选择。

  郑彩迅速下了决断。

  “来人,派一艘船去热兰遮,告知荷兰人我要取鹿仔港停船。”

  “再派一艘船去中左所,找黄老夫人求情,我愿让出金厦,只请大木释放我的妻儿。”

  郑彩快速写下三封信。

  对荷兰人晓以利害。请荷兰人看在多年合作的份上,允他占领鹿仔港,获得立足地后,绝不会再进一步扩张,以后荷兰人与闽浙沿海的贸易,郑彩能在控制金厦的郑成功之外给荷兰人提供另一个选择。

  对黄老太太,郑成功的奶奶,郑彩则是赌咒发誓。郑彩承认现实,绝不向郑成功复仇,只求残存官兵能与家人团聚。

  如果不解决家属问题,船队里现有的这数千官兵多数人都会抛弃郑彩而去,不可能跟他下南洋。

  对联邦台北总督,郑彩请梅登谅解鹿仔港一事,并请求他向郑成功斡旋,敲敲边鼓。

  郑彩对沈约道:“沈舰长,麻烦你跑一趟台北,把我的信送给梅总督。”

  “乐意效劳。“

  沈约自无不可。

  郑彩向全军通报获得联邦支持,原本低落的士气陡然一振。只要有路可走,现在还围在郑彩身边的人,大多都是不情愿投靠郑成功的。

  郑彩在泉州外围登陆,他不敢攻城,打破十余座海边村庄,掠取了3000多男妇和10余艘海船,随后直航台湾。

  大肚王国如今已虚弱不堪,郑彩的兵几乎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冲进鹿港,烧杀抢掠,俘虏人口。大肚王国的部落被迫进一步向南迁徙。

  台中守军,上海人王允纶部随即点兵南下,给郑彩提供支援。

  黄老太太与台北府的影响起了作用,郑成功得到郑彩麾下绝大部分人船,也无意赶尽杀绝,释放了仍在厦门岛的俘虏。

  一切安定下来后,已是永历四年十一月初一。

  郑彩将鹿仔港交给章云飞,集结60艘船,依约南下。

  ……

  同日,舟山。

  舟山岛太小了。

  鲁王、张名振、阮进的船队去年来舟山岛定海中中、中左所驻扎,明军将小小的群岛挤爆了。

  黄斌卿武力不如鲁王,无力抗拒。黄斌卿、沈廷扬等人是东南海上唯一不打粮的明军,舟山本岛较大,多少有些耕地,黄斌卿可以自行解决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