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因明军打粮而逐渐崩坏的福建、浙江
sp;国姓爷迈步登上船头,拉开望远镜。

  中左所城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军城,平面呈环形,周长425丈,高连女墙1丈9尺,夯土外砌花岗岩条石。

  郑彩与荷兰人生意往来频繁,装备自是不差。厦门岛有十余门红夷大炮,佛朗机、火绳枪数千具。不要说实力孱弱的郑成功,就连鞑靼人也无力攻取这座坚固的海防要塞。

  郑成功放下望远镜,“施琅。”

  “在。”

  “成败在此一举,本藩上下近万人,全靠你了。”

  “国姓爷放心。”

  施琅拱手抱拳,离开旗舰。

  郑成功在南澳岛起兵,只有几千装备低劣的兵,与鞑靼人作战打一次败一次。施琅率军来投后,军力才有一点起色。郑成功、郑鸿逵两家联兵攻打郝尚久,却在郝镇与漳州绿营联合打击下遭遇惨败。如果不尽快拓展地盘,郑藩缺粮乏饷,将再次烟消云散。

  与施琅一同航向中左所的,还有装运1000石稻米的几艘小船。

  粮食是郑藩在潮州不多的一点缴获,施琅用稻米做敲门砖,以亲亲通好的名义登上厦门岛。

  郑联十分欢迎施琅到来,厦门真的太缺粮食了,1000石稻米不无小补。

  两人正握手言欢,施琅突然抽出匕首,几刀捅死郑联,随即点燃烟火。

  200艘郑藩战船驶近,郑成功登上厦门岛。

  叮叮当当,刀枪丢了一地。

  在郑联人头的威胁和郑藩世子大义名分感召下,守军未做抵抗,被国姓的兵解除武装。

  郑成功迅速控制郑彩和出征官兵的家属,这是他最好的筹码。

  从南澳岛至厦门岛,郑成功实现跳跃式发展。

  鉴江号通报舰抵达金厦时,海面上已全是郑成功的战船。郑彩的船队原本是郑成功的两倍,现在大部分战船都挂上了国姓的旗号。

  鉴江号舰长没敢靠近,搭救了七艘忠于郑彩的战船,调头走了。

  五天后,鉴江号在泉州府附近找到郑彩船队。

  从厦门岛逃出来的郑彩部将章云飞把鉴江号舰长沈约介绍给郑彩。

  章云飞对民间拷略尤酷,在厦门岛附近民愤很大。郑成功为收取民心也是做做样子,要杀章云飞,章云飞没办法只能逃。

  郑彩满面愁容。

  家属都在厦门岛,官兵大多无心与世子交战,部将陈俸、蓝衍、吴豪等人率各部南下投奔郑成功了。这会算上章云飞带着逃出来的部下,全军也只剩下60多艘船,士兵水手3000多人。如果不尽快解决落脚地的问题,就是剩下的人船,郑彩也保不住。

  郑彩甚至派人北上向鲁监国求援,这真是死马当活马医,鲁监国支援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郑彩就快山穷水尽了。这种时候,守序的来信不啻于是一场及时雨。

  “贵国主约我南下广州?”

  “是的,公爵阁下,我们正在香山岛集结船队,您的参与对我们将会是莫大的帮助。”

  郑彩苦笑道,“沈舰长,你也看见了我如今的状况。”

  沈约:“胜败只是一时事,公爵阁下,与我们合作你依然可以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