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助孤寡少年明大义 灭蝗虫书生有妙招
��的: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蒲松龄道:“我们现在就去躬行!”
三人来到蒲家,蒲松龄指着地上的大铁瓶道:“这是我发明的灭蝗烟瓶,生铁铸造,里头装着硫磺,分量很重。硫磺一燃烧,会把手烫伤,所以必须两个人抬着。”说完,找来铁丝,拴住烟瓶,两人用杠子抬着,一人拿着扫帚、铁锨、布袋,来到地头一看,高粱叶上的蝗虫像芝麻串,咀嚼声如急风暴雨,沙沙作响!三人看了,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蒲松龄说:“过不了两个时辰,老奶奶这片高粱叶子就会被吃光!所以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把蝗虫彻底消灭!同时要注意爱惜庄稼,现在高梁己经齐腰高,两人抬烟瓶不方便,我力气大,一人提着在前边放烟熏虫,你们在后面打扫战场。”
李、赵二人齐声答应:“是!仅遵将令。”站在地头,严阵以待。
蒲松龄迅速点燃“引信”,只听得一阵咝咝声响,瓶口随即喷出又浓又呛的黄烟,顺风扑入田垄。那些拼命咀嚼庄稼叶子的蝗虫来不及飞逃,便被烟熏落在地上,挣扎不得。
李、赵二人,第一次参加灭蝗战斗,见旗开得胜、十分高兴,于是紧跟其后,把落在地上的蝗虫扫起来,装入布袋里。一亩高粱半天就灭完了,
老人在女儿搀扶下,带着做好的午饭来到地头犒赏三位灭蝗勇士,发现自己地里的蝗虫灭的干干净净。十分惊喜,回到村里,逢人就夸,见人就讲。蒲松龄发明烟瓶灭蝗的巧妙方法不翼而飞,知县黄淑琳大喜,亲来满井庄总结经验,在全县推广,他激动的对百姓说:“谁说秀才身无一技之长?蒲松龄不但文章写得好,同时也是防治虫害的专家!”
然而“斯民运何厄,蝗去遗蝻生”,第二年春夏之交,遍地蝻虫破土而出,于是,人们又展开了捕蝻大战。
早饭后,蒲松龄拿着“蝻拍”去田间捕打蝗蝻,路过满井时,忽然发现路边一个水坑中落满了跳蝻,有的已被水淹死,有的还在水面上挣扎,这一现象给了他很大启发:如果在田间挖坑,下面铺上油布,灌水或直接放个水盆,从四面轰赶,把跳蝻逼入坑中淹死,灭虫效果一定很好,于是急忙返回家中,放下蝻拍,招呼兄弟们扛着锨镢去地里挖了个笸箩口的土坑,下面铺上油布,灌上些水,几个人围住四周庄稼地轰赶,果然把大量跳蝻驱入坑中,重复驱赶几遍,蝻虫果然被消灭干净。
正当他们陶醉在胜利喜悦中时,忽然听到一阵激烈的打斗声,循声看去,原来是仁忠、仁孝兄弟俩各操蝻拍互相对打,周围捕虫的人们也纷纷赶来围观劝解,很快聚了一大堆人。
蒲松龄对兄弟们说:“他们一定是因为捕蝻引发纠纷,互不相让打起来,我们也去劝解一下吧,顺便把我们的“坑杀”蝻虫的方法推荐给他们,只要人们把自己地里的蝻虫就地消灭,不再驱赶,这种纠纷就不会再发生了。”
大家赞同他的提议,一路小跑过去,只见兄弟俩像两只对斗红了眼的公鸡,打得血头血脸,犹自拼命地撕打。两家老婆孩子各自为亲人助战,乱做一团!
蒲松龄从人缝里挤过去,试图用把两人隔开,不料刚刚伸铣抦,就被蒲仁孝一把夺过去,朝哥哥头上劈去。!
“你疯了!”蒲松龄大喝一声,抓住蒲仁孝的胳膊用力一拉,锋利的锨刃才没劈在蒲仁忠头上,避免了一场人命关天的大祸!
然而,蒲仁孝并不甘心,挣扎着又要举铁锨时,蒲松龄招呼兄弟们一拥而上,把打红了眼的蒲仁孝控制住。然而,他们身体被众人拦住,口水仗仍在继续。蒲仁忠�
蒲松龄道:“我们现在就去躬行!”
三人来到蒲家,蒲松龄指着地上的大铁瓶道:“这是我发明的灭蝗烟瓶,生铁铸造,里头装着硫磺,分量很重。硫磺一燃烧,会把手烫伤,所以必须两个人抬着。”说完,找来铁丝,拴住烟瓶,两人用杠子抬着,一人拿着扫帚、铁锨、布袋,来到地头一看,高粱叶上的蝗虫像芝麻串,咀嚼声如急风暴雨,沙沙作响!三人看了,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蒲松龄说:“过不了两个时辰,老奶奶这片高粱叶子就会被吃光!所以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把蝗虫彻底消灭!同时要注意爱惜庄稼,现在高梁己经齐腰高,两人抬烟瓶不方便,我力气大,一人提着在前边放烟熏虫,你们在后面打扫战场。”
李、赵二人齐声答应:“是!仅遵将令。”站在地头,严阵以待。
蒲松龄迅速点燃“引信”,只听得一阵咝咝声响,瓶口随即喷出又浓又呛的黄烟,顺风扑入田垄。那些拼命咀嚼庄稼叶子的蝗虫来不及飞逃,便被烟熏落在地上,挣扎不得。
李、赵二人,第一次参加灭蝗战斗,见旗开得胜、十分高兴,于是紧跟其后,把落在地上的蝗虫扫起来,装入布袋里。一亩高粱半天就灭完了,
老人在女儿搀扶下,带着做好的午饭来到地头犒赏三位灭蝗勇士,发现自己地里的蝗虫灭的干干净净。十分惊喜,回到村里,逢人就夸,见人就讲。蒲松龄发明烟瓶灭蝗的巧妙方法不翼而飞,知县黄淑琳大喜,亲来满井庄总结经验,在全县推广,他激动的对百姓说:“谁说秀才身无一技之长?蒲松龄不但文章写得好,同时也是防治虫害的专家!”
然而“斯民运何厄,蝗去遗蝻生”,第二年春夏之交,遍地蝻虫破土而出,于是,人们又展开了捕蝻大战。
早饭后,蒲松龄拿着“蝻拍”去田间捕打蝗蝻,路过满井时,忽然发现路边一个水坑中落满了跳蝻,有的已被水淹死,有的还在水面上挣扎,这一现象给了他很大启发:如果在田间挖坑,下面铺上油布,灌水或直接放个水盆,从四面轰赶,把跳蝻逼入坑中淹死,灭虫效果一定很好,于是急忙返回家中,放下蝻拍,招呼兄弟们扛着锨镢去地里挖了个笸箩口的土坑,下面铺上油布,灌上些水,几个人围住四周庄稼地轰赶,果然把大量跳蝻驱入坑中,重复驱赶几遍,蝻虫果然被消灭干净。
正当他们陶醉在胜利喜悦中时,忽然听到一阵激烈的打斗声,循声看去,原来是仁忠、仁孝兄弟俩各操蝻拍互相对打,周围捕虫的人们也纷纷赶来围观劝解,很快聚了一大堆人。
蒲松龄对兄弟们说:“他们一定是因为捕蝻引发纠纷,互不相让打起来,我们也去劝解一下吧,顺便把我们的“坑杀”蝻虫的方法推荐给他们,只要人们把自己地里的蝻虫就地消灭,不再驱赶,这种纠纷就不会再发生了。”
大家赞同他的提议,一路小跑过去,只见兄弟俩像两只对斗红了眼的公鸡,打得血头血脸,犹自拼命地撕打。两家老婆孩子各自为亲人助战,乱做一团!
蒲松龄从人缝里挤过去,试图用把两人隔开,不料刚刚伸铣抦,就被蒲仁孝一把夺过去,朝哥哥头上劈去。!
“你疯了!”蒲松龄大喝一声,抓住蒲仁孝的胳膊用力一拉,锋利的锨刃才没劈在蒲仁忠头上,避免了一场人命关天的大祸!
然而,蒲仁孝并不甘心,挣扎着又要举铁锨时,蒲松龄招呼兄弟们一拥而上,把打红了眼的蒲仁孝控制住。然而,他们身体被众人拦住,口水仗仍在继续。蒲仁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