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敌变我变
�这件事直接通知了你们。”说到这里,罗正平脸色又凝重起来,“既然是最后撤出,你们的危险也就最大。你们对各种困难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尽量争取把部队带到蓝谷。万一集体转移有困难,那就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请首长放心,”冯滔和高哲一起挺直胸脯,大声回答,“我们一定要把一营完整地带回蓝谷!”

  这时候,叶津站在地堡门口向高哲摆手,高哲就转身走出地堡。罗正平见地堡里现在只有他们三人,就小声说,“冯营长,你现在还需要对你的那位说些什么吗?”

  冯滔想了想,就掏出钢笔,接过罗正平递过来的信纸,趴在弹药箱上写道——

  请你吹起预言的号角,唤醒沉睡的大地吧!西风啊,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摘自(英国)雪莱《西风颂》

  鲁河南岸,一队队蒋军步兵、骑兵、炮车、坦克列队通过鲁河上的一条舟桥,向北岸进发。

  徐励站在南岸边,拿着照相机,不停地按动快门,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她一边拍照,一边遗憾地对站在旁边的刘雁和陈书香说,“我真想到前沿去采访,那样采写的新闻才有震撼力呢!”

  “是呀,不过那样也容易掉脑袋。”刘雁微笑着说,“所以唐司令不准你我过鲁河,子弹可不长眼睛哟。”

  陈书香瞅着舟桥,推了刘雁一下,“哎,这河水是不是很深的呀,要不架舟桥干吗?”

  刘雁笑了,“听张营长说,河水最深处大概有一米,坦克、汽车过不去,所以得叫工兵架舟桥。”

  这时张立江走过来,笑眯眯地看着三人,“我想给三位小姐照张合影照,可以吗?”

  三人点点头,徐励把相机递给张立江,然后三人笑吟吟地并排站在一起。

  北岸,天边不时火光闪闪,升起一股股黑烟,并不断传来密集的枪炮声。

  晚上六点,阵地上一片沉寂,几十个大一些的弹坑还在燃着火焰。一阵风吹来,带着点点火星的烟灰飞到空中,飞舞了几下,很快,火星消失了,烟灰也四下飘散了。

  冯滔走出地堡,战壕里站满了战士。他们紧握武器,抿着嘴唇,火光照亮了他们被硝烟熏黑的脸。

  高哲走近冯滔,小声说:“人都到齐了,下命令吧。”

  冯滔点点头,转身瞅了瞅对面,对方阵地上除了十几处火光,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然后他又把目光转向战士们,从容地说:“同志们,我们已经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现在我命令,全体出发,目标月牙山。”

  战士们列队沿着交通壕往后走,没有任何喧哗,厚底步鞋睬在松软的泥地上,没有任何声响。冯滔最后一个走出战壕,当他走到平地上的时候,他忍不住回头瞧瞧,对面除了十几处火光,没有任何动静。他心里默念,再见了,枫,但愿你真是潜伏在对面敌营里。

  部队刚刚进入月牙山,负责前方侦察的梁永泉匆匆跑来,气呼呼地对走在队伍前面的冯滔说:“营长,不好了,前面有好多敌人。”

  冯滔吃了一惊,赶紧快步走到前面一块大石头跟前,仔细一看,果然有很多敌人端着枪向这里走来。

  趴在冯滔跟前的郭林拔出驳壳枪,小声问:“打吧?”

  冯滔脑子飞快地转了一下,“主力已经转移了,我们现在是处在敌后了,在敌人没发现我们之前,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