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骇人听闻之人吓人(7)
��心,但也不乏是一种养身之道:管你世界天翻地覆,我内心却平静如水。

  渡逸方丈带着笔者浏览了一下法云寺,一边浏览一边介绍,笔者也是一边参观,一边拜佛,寺院虽小,但毕竟是走走停停,所以,一圈逛下来,也有一个多小时。在这期间,渡逸方丈也不烦躁,见我拜他也跟着拜,并没有因为我在拜佛在责备我拖延时间,一圈拜下来后,渡逸方丈的僧袍上都浸湿了。我很内疚,连忙要求赶紧结束,渡逸方丈的回答是:“行善拜佛还是极好的,施主拜佛,老衲自然高兴。怎么还要赶紧结束呢?”

  笔者在渡逸方丈的带领下,参观完了法云寺,最后渡逸方丈带着笔者来到了法云寺的后院,这后院如同北京的四合院,规模不大,有两处,一处是僧侣住的,另外一处就是给我们这些外来香客住的,连接两处后院的是一个厨房,烧柴火的厨房,厨房里就一个阿姨,据介绍,这个阿姨的真实身份是香客,过来纯粹是帮忙,不领工资,香客们专门有一项义务,就是每个人轮着到寺院里做义工,一人或二天或三天,随自己的心意。寺庙里有专门的伙夫做饭,阿姨也就是帮着买买菜、洗洗菜,任务不多,其主要目的跟笔者差不多,来这寺院是修身养性的。渡逸方丈介绍完后,安排了一个客房给笔者,这客房极为简陋,就一张床,一张桌子、二、三张椅子,还有一个供香客放的衣柜。整个客房里就只有两样家电:电灯和电风扇。

  笔者安排妥当后,渡逸方丈就告退了。那客房相对比较闭塞,开了电扇也很闷热,这对于在大热天里吹惯空调的笔者而言,那绝对是受罪。在来之前,王经理就一再交代,寺庙那边没有信号,多于的电源插座也没有,所以。原本要带着笔记本电脑和ipad过去的笔者只能无奈的放弃那些现代设备,就带了一只手机和充电器,算是轻装上阵了。那阿姨也比较热忱,来到笔者的客房。询问着要吃些什么菜,一会儿她去采购,笔者当然说随意,寺庙里都吃素食,也不可能去胡乱要求。“入乡随俗”呗!

  阿姨去买菜,就剩笔者一个人在后院,客房里太热,呆不住,以往一闲下来,就是电脑手机,在这里,千万不要指望,渡逸方丈倒是给准备了一些经书,但笔者实在没有那种慧根。翻了几页,就哈气连天,索然无味,好在法云寺地理位置虽然偏僻,但环境还算是有没,背靠山,前临河,笔者在法云寺的外围转了一圈,倒也心情舒畅,特别是寺庙背后的那片竹林。夏风吹过,徐徐做声,偶有鸟儿飞过,也是动中有静、无声胜有声的绝好“画面”。说真的!如果读者真有时间的话。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远离都市喧嚣,来到这隔离世俗之所,真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笔者溜达了一圈,也没有那种烦躁了,身上微微出汗。那是再也正常不过了,这时阿姨买菜回来,拎着菜篮子,装了半篮子的菜,笔者心中郁闷:这寺庙里十多口人呢,这才半篮子的菜,够吃吗?笔者后来才得知,这是渡逸方丈让阿姨为我特地加的菜,算是一种特别的优待吧。

  寺庙中的僧侣多有自己的田地,有了田地后,就能自产自足,丰衣足食。很多人都吃过素食,特别是一些高档饭店里的全素宴,其价位不亚于海鲜大餐。用面筋、香菇等做成形容鸡腿、五花肉模样的素材,惟妙惟肖,看了都让人垂涎三尺,更何况滋滋享受呢?也正因为有了这个误导,很多人也都误以为僧侣们平日里所吃的都是这等全素宴,其实不然。僧侣们的饭食实在是简单不过,菜不过是青菜、豆腐和香菇面筋,主食无非就是面条、馒头、米饭和稀粥,多一样,没有!一日三餐就吃这些,你要是偶尔吃上一两顿,那或许还觉得不错,清单素雅,还是健康食品。如果让你天天吃,得笔者认为,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

  很多人都质疑僧侣们为何餐餐要吃豆腐,那天或许可以没有青菜、没有香菇、没有面筋但惟独豆腐必备,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