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凶光毕露
�条道走到黑。之所以保留下江南朝廷,也是给他李四多留下了一个选择。在他所选的哪条道路碰壁之后,还有江南的民本之路可以走。

  李四留下的看似是江南朝廷,其实也不过是一个选择的余地。

  若是朝廷的民本之路走不通了,李四绝对会过来收拾局面,带着整个江南走上他的道路。

  所以江南的当务之急是要把民本的路子走的更远,至少要走在李四的前头。

  山东的敌人已经不再是什么威胁,只要王师保持一个存在的状态,就足够了。能够收复多少地盘就算多少,也不必强求,关键是强求不来。

  因为现在的江南已经和当初不大一样了。

  打仗嘛,需要的就是粮、资、钱、人,这些都要从民间征集过来。要是放在早年间,这等光复河山的伟业宏图,又是眼瞅着就要胜利在望了,民间还不得争抢着出钱出力?老百姓们还不得使劲报效?

  那些个时代早已经是隔年的黄历,看不得了。

  现在的江南民众,最重的就是一个利字,用很多人的话来说,就是老百姓忒势利眼了。

  江南本就是工、商、佣、典繁盛之地,尤其是现如今的这种局面,四面八方里里外外都在打仗,对于未临刀兵的江南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准确一点儿形容,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往常的年份儿,一架织机所产的布匹,就足以支撑起十到三十家店铺。可是现在,谁还往店铺里送就真的成了傻子。

  外面都打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不管是什么东西都有人上门来购。不管是什么货物,只要能产的出,就不怕销不掉。旁的不说。就拿江南最为繁盛的丝织一业来说,以前的成品布匹都是究竟几尺几丈,要是论匹购买的话,都算是大客户了。

  可现在呢?几匹几匹的交易都是乡下把式做的,几包几包都不敢说是什么大买卖,成车成船甚至动用车队船队的超大笔交易都不新鲜了。

  在交易规模扩大的同时,交易对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

  赴死军那边的交易量不小,可人家是有基地有人手的,已经不再是江南工商最大的客户。现在江南工家和商家最欢迎的是吴三桂。

  陕西的吴三桂是什么来路,大伙都清楚的很,明着是在四川和张献忠较劲,可暗地里在想什么大伙儿不是不知道。可知道归知道,赚钱归赚钱。当年都能把火炮卖给李闯,现在还不能把布匹丝麻卖给吴三桂了?

  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利用进川打张献忠的机会,半条长江都成了吴三桂的运输通道。这么多的物资,别说是打一个张献忠,就是打仨,也足够了吧。

  吴三桂疯狂囤积物资,正对了江南人的心思,只要你吴三桂能拿的出银子,管你是要做什么?

  现在的局面好了,朝廷的心思也就打了,在杨廷麟北伐的同时。还想着征集人力物力剿灭鄂、赣地区的李闯残部。

  可这钱粮物资就是征集不上去,因为有许多人通过明里暗里的路子在阻挠着。

  打李闯残部?别看玩笑了。

  李闯残部就不是客户了?他们的银子就不能赚了?要是把不怎么壮大的李闯残部给灭了,岂不是又少了一个大买家?若是把李闯残部给灭了?长江航道岂不是就安稳了?到时候谁还打劫吴三桂的运输船队?

  每当听说吴三桂的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