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搬家
�值相当大。

  起兵造反这种事情不是说话就能实现的,从姜瓖联合阳和、高山等地人马一起行动的规模来看,这个随风倒的墙头草酝酿造反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直到举事之前,姜瓖才开始主动联络赴死军,协同作战夹击中间的阿济格。

  也不知道这个姜瓖究竟是聪明了过了头,还是愚蠢的到了家。事到临头的时候才想起联络李四,从书信上的日期来看,现在的姜瓖已经在一天之前造反了。

  要是提前能够得到这个消息的话,李四的战略可就要大改了,局面也会焕然一新。可这个油滑的老狐狸一直到起事之前才给讯息,想想也不大可能做出什么快速的配合来。

  姜瓖的造反还真是早就在暗中筹划了,早在赴死军攻打开封之初,造反的事情就已经被姜瓖确定下来。

  赴死军要是拿下开封。大清朝的覆灭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如姜瓖这样的骑墙派还能没有自己的打算?

  其实姜瓖也没有想要这么快就表明态度,还打着等赴死军和阿济格两败俱伤之时再出手的算盘哩。

  可局势的变化似的姜瓖不得不提前发动。

  首先是以济尔哈郎为首的老派满洲实力的逼迫。这些老满洲勋贵逼迫姜瓖表明态度,偏偏在这个紧要关头,喀尔喀蒙古发动叛乱进犯河套,越过黄河和长城以后,顺着陕西和陕西的交界一路大抢。而那些老满洲派则趁着机会想要收缴姜瓖的权利,派出了老代善的儿子过来。

  而南边的阿济格也他再逼迫,要姜瓖出钱出人。当年收服姜瓖的时候,就是阿济格出的力,所以这个满清的英亲王把姜瓖看成是招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奴才。

  面对这样的局面,姜瓖既没有倒象老派满洲勋贵的怀抱,也没有屈服在阿济格的兵威之下,反而自己树起了大旗,反了!然后就是杀了老代善的儿子祭旗,第一步就是向盘踞在晋中地区的阿济格猛攻。

  这个老狐狸造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拉上一个盟友,这个盟友就是正在反叛大清国的喀尔喀蒙古势力!

  于是乎,本应该和喀尔喀蒙古叛军激战的姜瓖,和叛军结盟了,共同做起反叛的大业来。

  这个叛变奇才的前期准备似乎不怎么充足,起事也有点儿仓促的架势,直到发动前夕才开始主动寻找赴死军这种强有力的盟友。但是这个老狐狸在起事之后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并没有好高骛远的挥师东进摆开攻打北京的姿态,而是一门儿心思找阿济格的麻烦。

  阿济格实力虽然颇为雄厚,真正的主力也只有不到三万的满洲战兵,而且起码要分出三分之二来防备南边赴死军的西路军。如此一来,阿济格这个曾经的主子,对于姜瓖来说,就成了软柿子。

  姜瓖的“十万王师”携“天命民心”恶狠狠的扑向阿济格。

  在李四的那个平行时空,也是在这个时代里,“王师”这个词都烂大街了。尤其是在浙江、福建、两广一代,遍地都是王师,随便拉起个队伍就敢打起大明王师的旗号,而且一个比一个正宗,都有一个姓朱的什么什么王做代言人,而且这些王师都是在打鞑子的同时互相攻打,争的就是“正宗王师”的名分。

  据姜瓖的书信上说,举义的王师足足有十万之众,李四当然不相信这种骗鬼的牛皮,大同府虽是兵家重地,可就是把厨子马夫都算上,也拼凑不出十万人马来。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队伍,有两万就算不错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四亲自坐镇的中路军开始猛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