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搬家
��院的学究们也能领兵了?”李四第一次说的这么直白:“到了今天,咱们赴死军的局面也能看出一小半了,在场的诸位有一个算一个,不管是谁,真要有本事,我李四巴不得呢!”
“天下这么大,咱们赴死军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李四也要诸位兄弟帮衬着才行。”
“只要诸位弟兄好好干,前途……前途不可限量。”李四颇为豪情的说道:“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我等着登坛拜帅的那一天!我等着诸位持帅旗的那一刻!”李四的这话可够是大逆不道了,因为除了皇帝本人之外,谁也没有登坛拜帅的资格。可在赴死军军,谁理会什么朝廷搭理什么皇帝?这种事情由大帅亲口说出,比皇帝的圣旨都管用。
“愿为大帅效死!”
这已经是等于表明要放权了,已经是明确的给众人指出了路子。
赴死军的局面之大和众人的前途直接挂钩,还有更加远大的前程需要大家去打拼去奋斗。
营官不是前途的尽头,还可以再进一步甚至几步,这是赴死军高级军官的动力之一。而中下层的军官就可以很自然的填补这个很快就要空缺出来的位置,李四为这些嫡系人马打开一个晋身之门。
现在已经不是为了生存而被迫战斗的时代,必须给军队一个奋战的理由,必须给军官一个晋升的机会,也必须给士卒一个更大的立功空间。
李四不仅是在培养方面型的人才,也是在给赴死军一个新的希望和动力。
面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清军防线,面对本就已有退意的清军,赴死军的战斗意志和求战心态进一步提升。
为了有一个完美的表现,程子栋忙的脚后跟直打屁股蛋子,一天几趟的在李四账中进进出出,请示诸般事宜。
一下子就放手,确实让程子栋有点惶恐,在很多事情还不敢大包大揽的自作主张。好在这次进攻基本已经成型,又早就有了准备,不至于让程子栋措手不及。
李四不知道如何培养一个方面型的人才,但是知道如何教导一个学生,不得不在程子栋面前充当一个导师。
四天之后即可展开总攻。
可让李四始料不及的是,赴死军这边还没有动手。西边就又出意外了。
在李四原本的预想当中,只要赴死军能够击败阿济格,甚至也用不着击败,只要把阿济格死死拖住,地方上的义军和还在观望风色的军法藩镇就会临阵倒戈,最大的希望就是吴三桂能够看清当前的形式,给阿济格背后插上致命的一刀。
可给阿济格背后下刀子的不是吴三桂,更不是什么地方上的义军,而是大同总兵官姜瓖。
这个姜瓖也是西北的大军阀。他的出身和经历几乎就是所有军法势力的一个缩影。
先是任大明官员,然后叛大明投李闯。看到李闯要倒架子了,立刻改换门庭投了满清。如今眼看着满清的气运也不怎么旺盛,干脆再叛。
姜瓖反叛满清的消息还是活跃在山西、北直隶一代的红娘子派人送来的。早年间,这个姜瓖在李闯过来的时候亲手砍了大明代王一家好几十个脑袋,如今又找出一个不知道是不是代王后裔的傀儡来主持局面,打起了光复大明的旗号。
对于李四来说,这个投降叛变比吃饭还寻常的姜瓖是不是真的要光复大明不值得去考虑,关键是他起兵反清了,而且是在大同这个联系内外沟通上下的战略要地上起兵,这个�
“天下这么大,咱们赴死军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李四也要诸位兄弟帮衬着才行。”
“只要诸位弟兄好好干,前途……前途不可限量。”李四颇为豪情的说道:“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我等着登坛拜帅的那一天!我等着诸位持帅旗的那一刻!”李四的这话可够是大逆不道了,因为除了皇帝本人之外,谁也没有登坛拜帅的资格。可在赴死军军,谁理会什么朝廷搭理什么皇帝?这种事情由大帅亲口说出,比皇帝的圣旨都管用。
“愿为大帅效死!”
这已经是等于表明要放权了,已经是明确的给众人指出了路子。
赴死军的局面之大和众人的前途直接挂钩,还有更加远大的前程需要大家去打拼去奋斗。
营官不是前途的尽头,还可以再进一步甚至几步,这是赴死军高级军官的动力之一。而中下层的军官就可以很自然的填补这个很快就要空缺出来的位置,李四为这些嫡系人马打开一个晋身之门。
现在已经不是为了生存而被迫战斗的时代,必须给军队一个奋战的理由,必须给军官一个晋升的机会,也必须给士卒一个更大的立功空间。
李四不仅是在培养方面型的人才,也是在给赴死军一个新的希望和动力。
面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清军防线,面对本就已有退意的清军,赴死军的战斗意志和求战心态进一步提升。
为了有一个完美的表现,程子栋忙的脚后跟直打屁股蛋子,一天几趟的在李四账中进进出出,请示诸般事宜。
一下子就放手,确实让程子栋有点惶恐,在很多事情还不敢大包大揽的自作主张。好在这次进攻基本已经成型,又早就有了准备,不至于让程子栋措手不及。
李四不知道如何培养一个方面型的人才,但是知道如何教导一个学生,不得不在程子栋面前充当一个导师。
四天之后即可展开总攻。
可让李四始料不及的是,赴死军这边还没有动手。西边就又出意外了。
在李四原本的预想当中,只要赴死军能够击败阿济格,甚至也用不着击败,只要把阿济格死死拖住,地方上的义军和还在观望风色的军法藩镇就会临阵倒戈,最大的希望就是吴三桂能够看清当前的形式,给阿济格背后插上致命的一刀。
可给阿济格背后下刀子的不是吴三桂,更不是什么地方上的义军,而是大同总兵官姜瓖。
这个姜瓖也是西北的大军阀。他的出身和经历几乎就是所有军法势力的一个缩影。
先是任大明官员,然后叛大明投李闯。看到李闯要倒架子了,立刻改换门庭投了满清。如今眼看着满清的气运也不怎么旺盛,干脆再叛。
姜瓖反叛满清的消息还是活跃在山西、北直隶一代的红娘子派人送来的。早年间,这个姜瓖在李闯过来的时候亲手砍了大明代王一家好几十个脑袋,如今又找出一个不知道是不是代王后裔的傀儡来主持局面,打起了光复大明的旗号。
对于李四来说,这个投降叛变比吃饭还寻常的姜瓖是不是真的要光复大明不值得去考虑,关键是他起兵反清了,而且是在大同这个联系内外沟通上下的战略要地上起兵,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