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一击致命
矛盾由来已久,从皇太极死后就大有水火不容之势。尤其是多铎死后,两白旗少了最大的一根柱子,势力大不如前,多尔衮还真不敢破了这个平衡。

  唯一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从蒙古人当中调出人马,再从八旗中抽小部分兵力混编。

  因为大部分的蒙古旗战兵都在陕山以北,作为牵制西北地方实力派而用,能够迅速成军立刻就派上用场的只有蒙古本部的人马。

  作为爱新觉罗家族最坚定的盟友,科尔沁蒙古首当其冲。

  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是孝庄的哥哥,福临的舅舅,更为重要的还是未来的国丈,此次进京明着是商议女儿冬木娜和顺治皇帝婚事,其实更主要的就是多尔衮想借着这个机会敲定调科尔沁部南下抵挡赴死军的事情。

  为表满蒙一体的根本,更是为了彰显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尊贵,满洲高层集体出动,郊迎几十里。

  这事情本就是多尔衮的首尾,他自然是主角。而作为陪衬的济尔哈郎也不完全就是个摆设,在满洲收服蒙古各部的过程中,济尔哈郎的功劳比多尔衮大,对蒙古人有更大的影响。所以两位摄政王爷齐出。

  昌平城外,旌旗招展,号幡飞扬,大大小小的文臣武将有两百多。整个满清最有影响的人物,除了小皇帝福临和皇太后孝庄之外,几乎云集于此。

  卓礼克图亲王也明白这次南下不光是为了女儿的大婚之事,更主要还是军事上为多尔衮救火,前番的书信往来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从科尔沁六部总共抽调出四千人马已经驻扎在延庆西北,还有后续的三千多人会陆续到达。

  满、蒙、汉官在外头吃饱了风。早就冻的哆哆嗦嗦。手下的仆役想着递个暖手炉子什么的,早被老爷小声的骂了回去。

  两位摄政王都迎着西北风等候呢,也不见用什么暖手的炉子。难道自己比摄政王还尊贵了?为了脑袋上的顶戴花翎,就是再冷也得冻着。

  这时候可真能冻死狗,地面都裂开了大大的口子,西北风一刮过来,骨头缝子都冒冷气,鼻涕眼泪都出来了,也只能悄悄的擦拭。

  再看看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端坐马上不动如山,面色间没有丝毫喜怒,仿佛没有感觉到这如小刀子一样的寒风。

  稍后几乎和多尔衮并肩的就是郑亲王济尔哈郎,后面还有一大票的王爷贝勒,哪一个不是在吃风?

  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脚都站麻了,全身上下都没有一定点儿的暖和气儿,脑浆子都木木的,还得做出无所谓的样子来。

  “你们满洲人和蒙古人之间的狗屁烂事儿,拽着无名这些汉官来做什么?鸟的卓礼克图亲王还真当自己是什么大人物了,拿捏着就是不肯早点过来。其实你还不是和我们这些汉官一样?都是满洲人的走狗罢了……”很多人面子上一幅精忠为国的样子,心里早把多尔衮和吴克善的祖宗骂翻了天。

  在这样酷寒的季节站立在城外,可真不是这些养尊处优的大老爷愿意做的事情。往日的这个时候,正歪在软塌上捏女奴肥肥嫩嫩的胸脯子呢。绵软柔和,身边再有几个烧的红火的炉子,都能热出汗来,那才是真正的享受,谁乐意在这荒郊野地喝西北风?

  日头懒洋洋的爬起来有两杆子高低,阳光总算是有一点儿了,却没有丝毫的暖和气儿,前头的滚牌快马才奔跑过来。

  “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至——”

  在尾音长长的呼礼声中,吴克善一马当先出现在众人视野当中,身后是两百多匹手持衔旗官牌的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