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一缕发 三千血
�充分的评估。
能够一战完胜多铎的,怎么说也不可小视了。
各方面对关于赴死军的资料正归拢过来,就是在主战派的内部,也形成两个声音。
一个是主张走掏心战术的老路,利用还算稳固的江北,以大军渡江直取南明中枢之地。
另外一个则是力主先搁置南明,利用赴死军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机会,取淮西打瘫赴死军,打掉江南的倚仗。
因为根本就腾不出多余的兵力来,所以无论采取哪种战略,都不是眼下就能够完成的。
对于孝庄和福临来说,自然是极力赞同继续攻取,无论是打淮西还是下江南,随便怎么样都可以。
一来是可以把北方的多尔衮势力调开,为小皇帝创造更多的回旋余地。再者满洲几代人的经营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不大可能因为一次挫败就放弃进去天下的机会。
“不论经历多少时间,肯定是要再次攻打。”孝庄知道自己那点微薄的可怜的实力根本无法左右这种大的局面,但是在其中寻找机会努力创造出更多机会,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我怎么做才能更有利于福临呢?”
山东,曲阜。
自汉朝以来,儒家即为天下第一家。
圣人的“仁”“礼”之道传承千年,上者经纬天下展布民生,离不开儒学,下者晋身仕途扬名天下,更离不开儒学。无论隋唐还是宋明,就是辽金蒙元这些外族之朝,都把圣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做为统治天下的经典,千年不易。
而作为圣人出身之地的曲阜,也成了天下人心目中的圣地。
哪怕是一个扛扁担的挑夫,只要一说是曲阜人氏,眼珠子长在脑瓜子上的读书人也得恭恭敬敬的行个礼,以示对圣人的尊崇。
不光是历朝历代对于圣人的膜拜,更有各朝帝王建庙立碑,就是孔家后人亦称为衍圣公。
每年的八月初四到八月十四这十天里头,天下第一府的孔府里头都要举行“接北斗”的仪式。以彰孔府和上天相连之意,以表圣人教诲“与天同在”。
这十天里头也是孔府最热闹的时候,但是这几天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衍圣公孔允植脑袋后头拖着一老鼠尾巴一样的辫子,哭丧个脸,提早一个多时辰就把一千多年来从为改变过的接北斗仪式给结束了。
剃发令刚下来的时候,孔允植也曾以“自汉而至明,虽制度有损有益,臣为独家”为理由,把孔子的大招牌搬了出来,希望能够免剃。
但是呢?
这事儿是多尔衮亲自回复的。
“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尔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你们孔家怎么样?照样给我剃发留辫子,要不然照样砍下脑袋去做死圣人。这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看在你是圣人后裔的面子上,给你一次机会,乖乖把头发剃了,否则……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之不孝”这可是圣人“礼”中的大道理,真等到多尔衮把刀子亮出来的时候,什么样的圣人教诲也就顾不上了。什么“礼之大者”,什么“冠服独重”都没有砍脑袋更吓人。
就是天下圣人之道的核心,孔府,还不是把脑袋剃的溜光?还是脑瓜子后面拖一条辫子?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官府雇佣的那些剃头�
能够一战完胜多铎的,怎么说也不可小视了。
各方面对关于赴死军的资料正归拢过来,就是在主战派的内部,也形成两个声音。
一个是主张走掏心战术的老路,利用还算稳固的江北,以大军渡江直取南明中枢之地。
另外一个则是力主先搁置南明,利用赴死军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机会,取淮西打瘫赴死军,打掉江南的倚仗。
因为根本就腾不出多余的兵力来,所以无论采取哪种战略,都不是眼下就能够完成的。
对于孝庄和福临来说,自然是极力赞同继续攻取,无论是打淮西还是下江南,随便怎么样都可以。
一来是可以把北方的多尔衮势力调开,为小皇帝创造更多的回旋余地。再者满洲几代人的经营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不大可能因为一次挫败就放弃进去天下的机会。
“不论经历多少时间,肯定是要再次攻打。”孝庄知道自己那点微薄的可怜的实力根本无法左右这种大的局面,但是在其中寻找机会努力创造出更多机会,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我怎么做才能更有利于福临呢?”
山东,曲阜。
自汉朝以来,儒家即为天下第一家。
圣人的“仁”“礼”之道传承千年,上者经纬天下展布民生,离不开儒学,下者晋身仕途扬名天下,更离不开儒学。无论隋唐还是宋明,就是辽金蒙元这些外族之朝,都把圣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做为统治天下的经典,千年不易。
而作为圣人出身之地的曲阜,也成了天下人心目中的圣地。
哪怕是一个扛扁担的挑夫,只要一说是曲阜人氏,眼珠子长在脑瓜子上的读书人也得恭恭敬敬的行个礼,以示对圣人的尊崇。
不光是历朝历代对于圣人的膜拜,更有各朝帝王建庙立碑,就是孔家后人亦称为衍圣公。
每年的八月初四到八月十四这十天里头,天下第一府的孔府里头都要举行“接北斗”的仪式。以彰孔府和上天相连之意,以表圣人教诲“与天同在”。
这十天里头也是孔府最热闹的时候,但是这几天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衍圣公孔允植脑袋后头拖着一老鼠尾巴一样的辫子,哭丧个脸,提早一个多时辰就把一千多年来从为改变过的接北斗仪式给结束了。
剃发令刚下来的时候,孔允植也曾以“自汉而至明,虽制度有损有益,臣为独家”为理由,把孔子的大招牌搬了出来,希望能够免剃。
但是呢?
这事儿是多尔衮亲自回复的。
“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尔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你们孔家怎么样?照样给我剃发留辫子,要不然照样砍下脑袋去做死圣人。这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看在你是圣人后裔的面子上,给你一次机会,乖乖把头发剃了,否则……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之不孝”这可是圣人“礼”中的大道理,真等到多尔衮把刀子亮出来的时候,什么样的圣人教诲也就顾不上了。什么“礼之大者”,什么“冠服独重”都没有砍脑袋更吓人。
就是天下圣人之道的核心,孔府,还不是把脑袋剃的溜光?还是脑瓜子后面拖一条辫子?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官府雇佣的那些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