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40
大部分还都是已经结婚了的,张家要笼络他们的难度实在不小。夏儒有了这层婚姻联系,天然就是张家的臂膀,因此虽然张老夫人不喜欢夏儒,但还是给他谋了天津的一个小小职位,从此也就是按部就班的熬资历升等了,有张家在后面罩着,夏儒也还真没受过多少宦途苦楚。
而对夏生这一家来说,他本身读书无成,经商倒是投合了性子,有了夏儒这个官僚做支撑,虽然说在南京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还不敢高声说话,但好歹也算是有了靠山,他又懂得钻营,结交了不少官员好友,十几年来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夏家两房俨然成了最佳拍档,夏儒负责做官,夏生负责赚钱,所以虽然十几年来都没见面,但关系一直还是很融洽的。当然,中间也不是没有过波折。
所谓的波折,自然就是夏儒与张家翻脸,或者说,夏儒单方面被张家翻脸。对这件事秦氏讲得极为含糊,乐琰也是可以体会她的难处的,反正你身为继室,怎么说都是不对,说夏儒好话,那是你偏心眼,但说夏儒的坏话吧,也没见过谁能大公无私到这个程度的。总之就是因为张氏和夏儒感情不好,又有了李氏这个催化剂,最终让乐琰在襁褓之间就没了娘,张家也从此展开了对夏儒的全面打压活动就是了。如今,张家和夏家的关系大见缓和,只要夏儒不是傻的,都知道这是乐琰的功劳,因此乐琰这次回老家,姿态上多少是带着几分优越的。这话怎么说来着?我捧得起你,也踩得低你,要是不想被再度踩低的话,老家人估计也是殷勤都来不及的。
从派出来接她的车马那里,乐琰更是收获了一个惊喜,前来迎接她的正是她母亲张氏当年留在老家的一房家人。这也是乐琰的来信里特地提到过的,希望乐琰能把他们要到手里,带回北京好生安置,毕竟,这也算是当年的嫡系老部下了。这么久以来身为陪嫁,在夏老夫人那边自然也是讨不到什么好的,
37、夏家老夫人
不用她再细说,乐琰也知道会被张氏留在老家当作耳目的,那肯定是忠诚与能力都绝没有问题的心腹干将。虽然多年来没有联系,但只要稍加笼络,让他们再次站到自己这边,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将来在南京生活,手里没有个把得用的人,总是处处被掣肘,因此便含笑对来迎接她的这对老夫妻打了招呼,还让老大娘跟着她坐到车厢里。
当时只是九月份,天气并不寒冷,乐琰这个举动只可能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打探消息,珊瑚是何等精乖?一掀帘子就要出去,乐琰却止住她,暗示青金到外头坐着去。珊瑚这几年来的用心她是看在眼里的,又已经为她办过了见不得人的事,到了选择时刻,自然是偏向于珊瑚。
青金虽然吃惊,但她的优点就是老实,没想太多也就出去了。乐琰瞟了眼珊瑚,珊瑚便会意地与那老大娘攀谈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张婶张婶地叫上了。话题再一转,也就轻易地靠到了夏家身上,张婶看起来也是有备而来,滔滔不绝地说了好些夏家现在的情况,乐琰这才知道,如今夏家已经举家搬到了南京城里,由夏生买下了一栋四进四出的大四合院,他们现下就是要往那里去。而夏生这些年来勤于生儿育女,却也是子息艰难,到现在膝下仅存长子乐玟与三个女儿乐玲、乐环与乐珠,实际上从命名方式上也可以看出夏生的文化水平的确不高,都是些常用字,反观乐琰乐瑜两姐妹,乐瑜不说,乐琰上辈子也好这辈子也好,都遇到过无数个不知道琰字怎么读的人。这就很可以看出两房之间的差距了。
而夏老夫人呢,老当益壮,只是脾气越发古怪了,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当健康的,这次召见乐琰,应该是纯属好意,想看看在继母手底下讨生活对乐琰的成长有没有带来什么影响。
张婶说的这些都是很基本的常识类近况,不少乐琰已经是听秦氏说过了,也可见得他们俩夫妻在夏家的地�
而对夏生这一家来说,他本身读书无成,经商倒是投合了性子,有了夏儒这个官僚做支撑,虽然说在南京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还不敢高声说话,但好歹也算是有了靠山,他又懂得钻营,结交了不少官员好友,十几年来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夏家两房俨然成了最佳拍档,夏儒负责做官,夏生负责赚钱,所以虽然十几年来都没见面,但关系一直还是很融洽的。当然,中间也不是没有过波折。
所谓的波折,自然就是夏儒与张家翻脸,或者说,夏儒单方面被张家翻脸。对这件事秦氏讲得极为含糊,乐琰也是可以体会她的难处的,反正你身为继室,怎么说都是不对,说夏儒好话,那是你偏心眼,但说夏儒的坏话吧,也没见过谁能大公无私到这个程度的。总之就是因为张氏和夏儒感情不好,又有了李氏这个催化剂,最终让乐琰在襁褓之间就没了娘,张家也从此展开了对夏儒的全面打压活动就是了。如今,张家和夏家的关系大见缓和,只要夏儒不是傻的,都知道这是乐琰的功劳,因此乐琰这次回老家,姿态上多少是带着几分优越的。这话怎么说来着?我捧得起你,也踩得低你,要是不想被再度踩低的话,老家人估计也是殷勤都来不及的。
从派出来接她的车马那里,乐琰更是收获了一个惊喜,前来迎接她的正是她母亲张氏当年留在老家的一房家人。这也是乐琰的来信里特地提到过的,希望乐琰能把他们要到手里,带回北京好生安置,毕竟,这也算是当年的嫡系老部下了。这么久以来身为陪嫁,在夏老夫人那边自然也是讨不到什么好的,
37、夏家老夫人
不用她再细说,乐琰也知道会被张氏留在老家当作耳目的,那肯定是忠诚与能力都绝没有问题的心腹干将。虽然多年来没有联系,但只要稍加笼络,让他们再次站到自己这边,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将来在南京生活,手里没有个把得用的人,总是处处被掣肘,因此便含笑对来迎接她的这对老夫妻打了招呼,还让老大娘跟着她坐到车厢里。
当时只是九月份,天气并不寒冷,乐琰这个举动只可能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打探消息,珊瑚是何等精乖?一掀帘子就要出去,乐琰却止住她,暗示青金到外头坐着去。珊瑚这几年来的用心她是看在眼里的,又已经为她办过了见不得人的事,到了选择时刻,自然是偏向于珊瑚。
青金虽然吃惊,但她的优点就是老实,没想太多也就出去了。乐琰瞟了眼珊瑚,珊瑚便会意地与那老大娘攀谈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张婶张婶地叫上了。话题再一转,也就轻易地靠到了夏家身上,张婶看起来也是有备而来,滔滔不绝地说了好些夏家现在的情况,乐琰这才知道,如今夏家已经举家搬到了南京城里,由夏生买下了一栋四进四出的大四合院,他们现下就是要往那里去。而夏生这些年来勤于生儿育女,却也是子息艰难,到现在膝下仅存长子乐玟与三个女儿乐玲、乐环与乐珠,实际上从命名方式上也可以看出夏生的文化水平的确不高,都是些常用字,反观乐琰乐瑜两姐妹,乐瑜不说,乐琰上辈子也好这辈子也好,都遇到过无数个不知道琰字怎么读的人。这就很可以看出两房之间的差距了。
而夏老夫人呢,老当益壮,只是脾气越发古怪了,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当健康的,这次召见乐琰,应该是纯属好意,想看看在继母手底下讨生活对乐琰的成长有没有带来什么影响。
张婶说的这些都是很基本的常识类近况,不少乐琰已经是听秦氏说过了,也可见得他们俩夫妻在夏家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