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4
��伏坡度极大,乘洋车对一般人而言,是相当省力气而且方便的工具,因此满街到处可见洋车夫双手拉着扶枷拖着车座上的乘客在市区奔波。

  拖洋车的活虽看似简单,但在地势上上下下的地方也是蛮吃重的工作。上坡时,不仅得使足力气拖着车子往上爬,更且尚须使劲压住不住仰起的洋车,得避兔因乘客的体重使拖车向后翻倒。下坡更是费劲,洋车夫的两只脚就是唯有的煞车,控制不好时,更容易有翻倒情事。由于洋车是人力拖动运送索价不高,因此当时大江南北各个城市口岸都是普遍的大众化交通工具。

  李惠芳家人由于出门不时乘坐巷口的洋车,和门前的车夫都熟络了,平时家里有什么事,接送家人、应酬、接送来家中玩麻将的皂友等日常活动,都可向相熟的车夫交待一声,就能准时出现门口接送。不需另行自备车夫洋车。后来唐余尧约会李惠芳,出门看电影或上饭庄,更是往门口一唤就来两辆相熟的车夫拉着他们一前一后地出发去到目的地。

  第三十一章--------------------------------------------------------------------------------那夜过后,见过世面的唐余尧,仗着俊朗的外貌,世故的谈吐,轻易就虏获情愫正开的少女底心。唐余尧对外头世界熟络,打一开始就不时邀约李惠芳出去看电影,下小馆。初见世面的李惠芳当然欣喜有这么个体面又耍的开的大男朋友不时带她出去玩与见世面。

  唐余尧只身在渝,自从大轰炸后,就跟李家走得近。他不仅在家人眼下从容地跟惠芳接近。同时出入李家时,也用心打点周到,不时带些食物用具来,平常做人又大方懂事,以致一家人无论上下都欢迎他的来访。

  李家的男人都在外面,领军的领军在前线,作飞官的虽然驻扎在渝,但平常日子都得在军营待命,难得回来。小儿子李惠均则住宿在大学里,除非逢年过节,否则也不是容易见到人。

  家中都是女眷和小孩,所以有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不时上门,当然无任欢迎。而且逢到家中需要人使力气帮忙时,唐余尧都会自告奋勇即刻上前协助解难,所以自然受到她家人的欢迎与喜欢。

  唐余尧为人风趣又得体,很能讨得惠芳她娘的欢心。大娘一向喜欢找些朋友玩麻雀,来重庆不久,就熟络一些官太太,大家不时你来我往。在自家时,万一少了牌塔子,唐余姚常会就近勇跃递补加入。他和上一辈人很处得来,不仅讨了大娘欢心,也令得大娘的牌友个个羡称大娘拣了个体面的准乘龙快婿。

  一个八面玲珑又懂得奉承的追求者,自然让家里人喜见小女儿的情事顺遂的进展。作母亲的也欣慰能在战争岁月,能让贴心的小女儿找到如音郎君,虽说三个大的都在忙于事业学业,虽说可能有自己的接触与交友,但都没有听到进一步的消息与展望,反而让小女儿拔了头筹。

  在家人认可下,李惠芳与唐余尧彼此相悦地交往。新发展的关系让她自然而然地释怀了原来霸住心头对分离底情人相思之苦,新的结触带来兴奋使得所有心头郁积的忧虑仿如像白云苍狗似地轻忽间飘浮过青天长空,她已不再对远离底故乡人地有何缠绵难舍。

  时光一幌而过,自从将上封信寄出之后,陈姚生已回来过三封信,一封连着一封,李惠芳拖了许久都还未回,最后一封信,陈姚生问她为什么收不到她的回信,发生了什么?

  李惠芳看了忐忑不安,她不知该如何解释。她并不是不肯回信,当初是她那么热切,是她不顾一切而又情感奔放的写信给姚生,她怎能什么都不说明的不再回信,她哪能顷刻间完全没得写了。其实她一直都是在想回信而提不起劲来的情况下,蹉跎过去。她开始觉得时间过得好快,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