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中华民国OR中华帝国
br />   在那之后,副都监军陈计长出列,上奏第一本文,那就是如何善待明室宗亲。

  杨轩最初不以为意,按照自己估计,大概就像民国那样,颁布一个大明宗室优待条例,对大明主要宗亲封侯就可以了,谁料到古代居然有二王三恪的说法。

  自从汉朝以来,中国讲究以礼治国,非常看重各种政治伦理,自尧舜禹以来,各个朝代为了彰显本朝正宗,无不加封前朝王室宗亲,如此方有二王三恪的说法。

  最正统的二王三恪,也就是要封前二代后裔为二王,封前三代后裔则称为三恪(宾客)。

  如历史上曹丕称帝之后,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封蜀汉后主刘婵为安乐公。

  唐朝建立以后,封恭帝杨侑为酅国公,行隋正朔,车骑服色,一依旧章,以北周后裔介国公。

  明太祖封元皇孙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

  .....

  杨轩思索再三,决定效法古代朝廷,封永历帝朱由榔为内江公,允许其其封地奉明正朔和服色,建明宗庙以奉明祀,每年拨2千元银币以作为其俸禄。

  下令寻找崇祯帝的后人,若还健在的则封以为侯爵,每年赐予一千元银币俸禄。

  封鲁监国朱以海为鲁侯,富顺王长子朱平檙为富顺侯,以安定大明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