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成亲和继承爵位
��过几次对比,算是找到了有效的蒸馏方法。然后就安排蒸酒人工继续,孙悠然还要安排泡药酒。孙悠然只知道几个简单的药酒方子,这得益于前世村里老人的教授。把药材按方子弄好放入烈酒中,再密封。新地窖还没有挖好,就搬到老窖中,没有泡药的也同样放入老窖。毕竟原料是买的刚酿出来的新酒,烈酒刚蒸出来暴烈,后世名酒都要经过窖藏。比如茅台要窖藏十五年,泸州老窖更长,六十年。说来当时村里喝的酒都是刚酿出来的,按国家白酒标准,是真真的假酒,国内的白酒标准用的是泸州老窖的标准。

  新地窖完工,春种结束,亲事就摆上日程了。这一下都忙起来了,孙悠然要接受结婚程序的训练,李湖也要回去准备。说起来,孙悠然和李湖算是这年代最坏规矩的一对了。虽说民风开放,但成亲前男女也只是时常

  见面而已。不像他两,都住到家里来了,还不是一天两天、十天半月,这是住了一年多了。要不是情况特殊,外人来的少,怕是早就是嘲笑的对象了。

  孙家亲戚少,只有娘舅家。奶奶的娘家和爷爷的族人就连孙观爹娘也不知道,怕是在隋末大乱中遇难了。而爷爷留下的老关系也只有程老爷子。这下请柬就不需要几份了,程家秦家娘几家几份发出去就算完成,正合了孙悠然低调的想法。

  成亲这天,程老爷子亲自坐镇,外面给庄户摆流水席。行礼的时候只有孙悠然和李湖,这是孙悠然早就和李湖商量好的。孙家没有通房丫头的说法。热热闹闹一天过去,总算是到了揭盖头的时候。红盖头出现在唐初开国时候,由于人口大量减少,提高人口数量就是一项基本国策。为了避免挑挑拣拣,官员就采取这种方式,揭了盖头,是好是坏都必须接受了。慢慢的红盖头就流行起来。就算现如今,女方年过十六七还没有嫁的官府都要过问,还要罚款。所以孙悠然前面规定的丫鬟十七出嫁就是违背政策的事。揭了盖头,两人就是一家人了。

  虽然成了亲,孙悠然却不打算就此行那所谓周公之礼。李湖才十五周岁呐,还是长身体的时候,过早行事对身体有害,要是一激动怀上,怕是更危险。古代中国最不重视这个,十三四岁草草嫁了,然后怀上孩子,然后死掉。古时生孩子出现母婴双亡,或者死去一个,或者生下体弱多病的孩子,又或者生一胎坏了身子再无法生育的案例中,这岁数占了很大比例。所以,这晚什么事也没发生。

  不久,在程老爷子的帮助下,袭爵的诏书下来了。要知道,有些老爵爷死了,后代却久久没有得到袭爵的诏书。由于新式犁、棉花等贡献,孙悠然从也许会是子爵甚至男爵的爵位提升到了现在的伯爵。钱塘县伯,不错,虽然钱塘也就是后世的杭州还是一个人口不多的穷地方,可也是伯爵啊,夫人李湖也得了四品诰命。大喜事,给传旨官员的谢礼丰厚。大嚼一顿满意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