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一章 徐氏新学
��工作都找不到,而罪魁祸首竟然对他一点印象都没有。

  ——被跳蚤咬一口也该痒一阵吧!

  舒振邦心中悲鸣,又满怀希望地看着陆夫子。

  陆夫子道:“不记得也是常事。他家是撑船的。好不容易才供小儿子读了几天书。偏偏没读出名堂来,所以想来找你讨口饭吃。”

  舒振邦听得骨头都发痒,但又不得不承认陆夫子说得是事实。他不正要到处打短工、讨生活么?

  徐元佐的注意力还在化粪池上,随口道:“我最近正是要整合一下这边的人力资源。初步打算搞一个测评。”他在“测评”上加了重音,其实就是“考试”的意思。不过在当前环境下,“考试”有“抡才大典”的政治含义。人少问题还不大,没人会嚼这个字眼。一旦要铺开场面大搞特搞。最好还是回避一下更好。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陆夫子是老考生了。老也没考中的考生对考试的理解,远比那些一次性就过的考生更深刻。徐元佐只是解释了一番自己要出的题目,给参与者定下文辞章句、算术格物的水准,他便知道徐元佐要搞的测评其实就是考试,只是内容跟朝廷的正考不一样罢了。

  “到时候不拘是谁,都可以来试试。只要测评合格,仁寿堂也好,徐氏布行也好,都是会招人的。”徐元佐道。

  陆夫子道:“这样也是个法子。但是敬琏呀,你这做法说起来是唯才是举,却没想过误招歹人么?”

  徐元佐呵呵一笑:“测评合格的,只是有机会招进来。若是根底不清,人品不佳,自然会拒之门外。”

  陆夫子一愣:“这岂不是就跟考出了进士也不能当官一样?”

  “还是要看各家商铺自己的选择。”徐元佐道:“考出来的人未必能进仁寿堂,说不定可以进广济会呢?就算广济会也不要,说不定能进别人家的铺子呢?这是敲门砖不假,也未必能敲开门,不过谁知道它敲不开下一扇门呢。”

  陆夫子抚须想了想,道:“这也是个不错的法子。”虽然话这么说,老夫子的心里却有些忐忑。现在他在朱里的地位完全建立在为徐元佐输送合格学徒的基础上,一方面朱里只有他这么一位廪生在开蒙课徒,另一方面朱里是徐元佐的乡梓之地,额外有些照顾。如今徐元佐搬到了唐行。眼看着从朱里人变成了唐行人,乡党照顾这一条就渐渐小了。听徐元佐的意思,若这个测评是:通过的人未必要,不通过的肯定不要。那对自己输送学徒实在是个钳制。

  徐元佐检查了化粪池,边往里走边道:“测评之后发文凭,粗略想来要五等。能通识‘三百千’者,识字读书已经无碍了;再通以百以内四则运算法。长、方、三角面积实测;知道日月升降,四季变化之理。便算是初小。”

  “初小?这是最低一等的?”陆夫子有些尴尬,不好意思说自己不知道“日月升降、四季变化”之理。那都是每天看到的,谁去探究个为什么啊!

  徐元佐是比照小学三年级的水平来评定的。这个时空的秀才基本可以解决语数知识,所以师资好找。至于自然常识的内容,身为文科生也是能够解决的。他道:“初小之上有高小,语文方面要求能够作三百字的作文,不拘文体,但要将一件事讲清楚。数学方面要学会开方术。”徐元佐停下想了想,觉得是不是有些过于苛求了。

  从元代就有了四元术。能解四元高次方程。这一点,欧洲直到十八世纪才完成,比中国晚了四百多年。不过这些成就属于高端知识,不是发烧友是不会钻研那么深的。从教材和师资来说,倒是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