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一章 徐氏新学
�,但是教育效率上可能会有点低。

  徐元佐又想到了自己买的几本算学书籍,里面用的是草码塔列式。既不同于横读的阿拉伯数字公式,也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竖写法,让他看得十分头痛。在徐氏体系内部,已经开始了小部分的阿拉伯数字化,与草码并用,但记账不涉及复杂的计算过程。看来有必要尽快推广阿拉伯数字符号系统。否则不利于数学的推广。

  徐元佐虽然是文科生,却也知道人类科技的推动力在于数学。没有数学基础,即便日后利玛窦那帮传教士带来了种种西洋技艺,大明也是学不会的。他又想到了李之藻,他是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出“一切皆可以数学描述”的人,不过眼下只有五岁,要等他来用数学描述一切恐怕还有些时日。

  这让徐元佐有些沮丧。遗憾自己空有个计算器的大脑,却没有相应的数学公式——如今他连余弦定理都不记得了,更遑论微积分之类超级有用的数学内容。

  陆夫子见徐元佐突然不言语了,转而整个人陷入了沉思,心中暗道:看来奇才果然与常人不同。他干咳一声:“敬琏,你说的这些,可是要单独立个学校来教?”

  徐元佐被陆夫子一问,方才“醒转”过来,道:“我想借用蒙学和各地社学,乃至私塾,来完成高小以下的内容。”

  ——看来还有戏。

  陆夫子略微松了口气,道:“可惜这些杂学,未必能找到好的先生。”

  徐元佐道:“所以还要办个师范,教些学生出来专门教这些科目。到时候蒙学恐怕要改一改。”如今的蒙学也有课程安排,比如讲书课、默书课、书法课、自习课……但都只是围绕着四书五经传,为考试服务。县学和府学倒是科目多些,除了时文还有古文课、公文课、算术课、法律课,为日后当官服务。套用这个概念,将语数自体四门功课套进去,理解上还是没问题的。

  陆夫子抚须不语:“但是如此一来,恐怕更不容易进科场了。”

  徐元佐道:“这还是看人吧。若是有人造化深,的确是读书种子,自然是教他读书上进。有些人本就读不出来什么名堂,不如教他读些杂学。他们父母不也指望他们当个大商号的伙计么?求仁得仁,亦复何怨?”

  这是陆夫子的心病,总觉得自己在误人子弟,不过被银子和虚荣所冲击,这种心病发作次数已经越来越少了。他其实早就有意识地诱导聪明孩子专注杂学,有几个甚至连正体字都不教,只教他们写俗体,乃是真正的“断人慧命”,为的就是送到徐元佐手里好拿“回扣”。如今再次被徐元佐“教育”一遍,内心就更加坚定了。

  徐元佐没有继续往中学、大学讲,又道:“夫子这回乡试如何?”

  陆夫子当然没有中,否则一来就会摆起老爷的谱了。他羞愧道:“名落孙山。”

  徐元佐倒是很高兴,笑道:“先生何必还执拗仕途?如今百业并起,做个富贵闲人岂不更好?”

  陆夫子猛然摇头:“不登仕宦之途,焉来的富贵?敬琏,你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若不是你家宗亲的片子在手,恐怕就不会说这话了。”

  徐元佐暗道:我当然知道紧抱徐阁老大腿的好处,但是你竟然也能看出来。

  “陆夫子,恕我直言,有钱之后捐个监生岂不方便?何必如此亟亟于科场?”徐元佐正色道。

  陆夫子道:“捐监说起来方便,哪里来的门路?”

  徐元佐道:“陆夫子若是肯放下仕途,一心为我办蒙学,这个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