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五 进京
鲜的南商不少,想来应该是能赚钱的。”

  “朝鲜的马和女人都是很赚钱的。”罗振权一旁道。

  “唔……马我能理解,女人?我们还从朝鲜买女人?”徐元佐大为惊讶。

  罗振权理所当然道:“蒙元的时候就有说教,说怎么才算是富贵人家?要有南曲黑厮高丽婢子,若是三者缺一,就算不得富贵。我朝好像已经不见黑厮了,但是勋戚人家用高丽婢子还很多。”

  老范弱弱地一旁补了一句:“天顺年间,有圣旨不许掠朝鲜女子为奴。海防道是要抓的。”

  罗振权在一旁呵呵发笑,显然不当一回事。

  徐元佐想了想。道:“这个不急,顺手买卖能做则做,不能做也不强求,我开北方航路本就没想过跟朝鲜人做生意。”

  “那相公是……”老范还想再问。

  徐元佐却不肯说下去了。岔开话题问生源和水手能否在上海招足。老范倒是提了个讨巧的主意,建议徐元佐去海州和太仓招人。这两处的百姓多有海户遗留,对出海毫不陌生。而且淮安徐州一带的江南水兵不正闹兵变么?这些人在大明都已经铤而走险了,更不会怕出洋做案。

  徐元佐有些迟疑,因为康彭祖是不肯用这些乱兵的。

  “既然能作乱一次,难保以后不作乱。”徐元佐摇头道:“戚爷爷当年也说。选兵一定要选忠厚老实的良家子才行。”

  老范挠了挠头,在想怎么说,罗振权却道:“朝廷选兵当然是选良家子,听话嘛。咱们又不是朝廷,关键时候还要发发横财,你尽选良家子谁肯给你那这种活?再说了,那些乱兵无非是为了饷银,咱们从来不克扣下人,还怕他们闹事?”

  “我正经海商,给你说的跟海贼一样……”徐元佐啐道:“你真是贼心不死!”

  罗振权一副“那又如何”的表情。

  “不过那些水兵可能基础要好些吧。”徐元佐试探性地问老范。

  老范不能否认。那些水兵多是浙江人,家里大人或是自己都可能出海打过汪直、徐海,即便没有赶上那个年代的小年轻,耳濡目染也比寻常农夫要强许多。

  “那就试着招一些,打散了安排。”徐元佐道。

  罗振权哼哼两声,分明是在说:我说得没错吧!

  商议定了之后,老范也就急着出去监工了。这艘船是老范的班底,大部分人都是亲戚故旧,必然会在学堂里受到重用。徐元佐怕罗振权过去了真被孤立,还特意让他自己去找些个教习,能助他一臂之力。

  商议妥当。船也该开了。

  从威海卫出海,过沙门岛,就进入了渤海海域。

  徐元佐前世也来过渤海,并没有什么感触。此番坐在木质帆船上,才真正意识到环境对科技发展方向的影响力。

  同样家门口都有海,华夏轻松点出了水密隔舱,而欧洲那边却死活想不出来。

  为何?

  渤海作为内海,竟然是海上无风三尺浪。若是有风,动辄就是大风大浪,航船当然首重抗沉性能。地中海那边却是真正的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欧洲人吃饱了撑死才会去考虑抗沉性的问题。

  即便是自诩在任何环境下都挺过去的徐元佐,这回都有了严重的晕船反应。

  老范本想照顾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