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四 海事教育
发展到明代,效率要比宋朝时提高了两到三成。这种效率的提高,自然也会带来船员专业性的提高。越是简陋的航海技术,其水手通用性就越高,反之则通用性就越低。现在已经不可能随便拉个厨子就能去管帆了。

  西方航海士往往专精一门,所以早前的民主实践诞生在海盗船上。因为即便是首领,也不能无视下面专业分管的小喽啰——拿他喂了鲨鱼可就没人能那份活了。当然,那些划桨的奴工并不在此列。

  大明对于人才的要求却比较高,要想成为船长,必须一步步经历所有的岗位。这样出来的船长专业技能过硬,可是培养周期也长。

  按照徐元佐的想法,船长是在实践中脱颖而出的。在船长以下,从火长到帆手,都可以进行专业培训。也就是说让学习航海术看针谱的火长,去学习操帆,完全属于浪费时间。即便日后这火长成为了船长,也只需要知道帆手该干什么,出了问题找谁就够了。

  这会导致船长的权威削弱,但是能大大加快人才培养速度。

  老范对于这种想法嗤之以鼻,觉得这样培养出来的半成品根本没法应对所有的海上情况。徐元佐当然知道像老范这样在每个岗位都干过,并且有深入体验的人要强于那些批量产品,但是商人不是艺术家,追求最高的性价比才是商人的本质。

  “分工合作,这就是我的教法,听我的。”徐元佐一锤定音。

  老范虽然还是不服,却不敢正面顶撞金主,故意推托道:“那我只教牵星、罗盘,和针谱。”

  “你负责教火长。”徐元佐强调道。

  ——年轻人好凶的气势……

  老范点了点头。

  “其他位置的教习也得你负责找。咱们黑纸白字说清楚的,你得给我带出船长。”徐元佐当然不是冤大头,既然三千两买的是全面型人才,即便拆开了,其他岗位一样不能少。

  老范正要争执,正好见罗振权进来。他一看罗振权走路的姿势,就知此人乃是积年老海贼,顿时将一肚子牢骚憋了回去,只是萎萎地说道:“好嘛。”

  求推荐票,求月票,求各种支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