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技校
  郑风跟着林晓走进了位于负二层的仓库,发现此地别有洞天,15万平方米的负二层空间没有做分隔,是类似原时空的地下停车场的大空间,里面亮着灯,有不少的工人在整理物资,还有叉车拖着平板挂车来来往往周转运输货物,应该是还在卸载今天早晨通过时空虫洞过来的物资。

  “车能直接进来?”郑风问道。

  “码头有通路从跑道下穿过,直接进入负一层和负二层的东侧,最后到达负一层和负二层的任何位置,不过由于层高的问题,只能进平板挂车。为此,肖姥爷建议上有轨电动平板挂车,这样既安全、快捷,还能减少燃油给地下室带来的污染,目前,穿越组正在落实这件事。”

  说完,林晓在自己的周围划了一个圈,然后又道:“这个区域堆放的都是电子厂的生产设备和各种零配件,从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设备、自动化电路刻板机一直到电子产品装配线全都有,零配件更是种类齐全,数量也有保障,可以满足收音机、收录机、功放、音响和电视机等全部黑色家电的生产,不过现在玻壳、显像管的生产设备还不完整,半导体封装和检测线等还没有到位,其它电阻、电容器、电位器、连接器、机电元件等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线也在筹集之中。”

  郑风道:“这没有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先把现有的生产线安装起来,然后一边利用原时空的零配件生产,一边逐步完善电子工厂的生产体系!只是生产线的安装没有熟练工不成,得提醒穿越组弄人过来。”

  “穿越组早就想到了!”郑风笑道:“这些生产线都是从几家工厂拆来的,穿越组把派人安装调试和指导生产写进了合同,所以267个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今天早上已经到了本时空,只是依照规矩还在海中漂着,得明天上午才能放出来。老豆让你来主持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和生产,明天我就把这267个人交给你,本时空的工人由你自己挑选。”

  充分利用原时空黑色家电产业换代的机遇,尽快在本时空建立穿越者的黑色家电产业帝国,扼杀日本电子产业,挑战美国电子产业领导地位的建议是郑风提出来的。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毕业、集成电路工程硕士毕业的郑风对本时空的电子产业的发展进程比较熟悉,对日本电子工业发展也有一定的研究。

  日本电子工业50年代平均增长为36%,60年代平均增长为20。8%,但真正迎头赶上是在1961年第一件日本电子产品——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问世后,自此日本的电子工业就一路高歌,占据了世界电子工业的主导地位,先后开发并生产出袖珍计算器、石英表、vhs盒式磁带录像机、立体声随身听、液晶电视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用电子消费品。

  因此,目前正是打压日本电子工业的最佳时机,所以在郑风第一次赴香港的时候就以来处原时空的半导体袖珍收音机开路,目前来自原时空的半导体袖珍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还是通过香港输入世界的主打产品。

  现在又开始全面引进电子工业生产链,看着堆放在仓库里的生产线,郑风好像已经看到了本时空日本电子厂家的哭泣,笑得合不拢嘴,不过他并没有失去自我,清楚自己的斤两,于是为难道:“让我搞搞技术还成,管理项目我可没有经验,别把事情给搞砸了!”

  林晓道:“这个你也不用担心,有肖姥爷、杨姥姥帮着策划,你工作就是督促落实和检查。另外,李老和蒲老拐过来的13个原时空老专家中还有和蒲老一起搞航电的3个老同事,都是电子方面的专家,也会帮助你。”

  林晓陪郑风参观完电子工厂的生产设备,就去忙自己建设的事去了,郑风则径直回家向肖大姥爷、杨大姥姥(第一批穿越的肖良群、杨翠兰)请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