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技校
�工厂的工作应该如何开展。
回到家的时候,才知道肖大姥爷陪李文正、蒲小勃拐来的13个老头去了,只有杨大姥姥在家。不过郑风知道杨大姥姥虽是女流,但做过某大型化纤厂的总工程师和生产副厂长,经验不比肖大姥爷少,能力也不比肖姥爷差,所以就借着陪着杨大姥姥喝功夫茶的机会,把电子工厂项目的事说了。
听完郑风的叙述,杨大姥姥没有马上给郑风建议,而是问道:“做一件事,我们必须弄清楚做这件事的工作目标,然后再弄清楚当前的工作重点,三豆觉得这件事的目的和眼下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郑风道:“工作目标是把原时空的电子生产技术引到本时空,形成我们在本时空的电子产业优势。当下的工作重点当然是尽快把电子厂建起来,尽快在本时空生产出自己的产品,并推入市场。”
“工作目标总结得很好!”杨大姥姥讲评道:“在本时空形成我们的电子产业优势是远期的工作目标,当前的工作目标则是把原时空的电子生产技术引到本时空来,而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从原时空引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工作穿越组正在做,那么你当下要做的什么呢?”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郑风马上明白了,当下自己迫切的任务不是急着上生产线、出产品,而是让本时空的人学会自己组装生产线,掌握黑色家电的生产技术。
至于抢占市场打压日本电子产业的事,由于穿越组从原时空弄过来都是价格低廉的积压产品,再加上时空货币差,价格相比本时空生产的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
“姥姥!我明白了!”郑风兴奋道:“我们当下要做的是把林长富岛上的电子工厂办成一所技校,充分挖出来自原时空的267个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潜力,帮我们培训出一批合格的技术工人来,至于生产的事下一步再考虑。”
接下来郑风就忙开了,首先是招收工人,考虑到首批工人是燎原的火种,必须强调文化素质,于是郑风在结束与杨姥姥的谈话后,立即向在肖良群岛的叶鹏发了封电报,告知明天上午通过文化考试招收电子厂技术工人,这开启了南洋兄弟集团以考试招工人的先河,这对穿越者控制下的移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开办了一个多月的夜校开始真正受到移民们的重视,形成了一股人人学文化的热潮,这算是电子厂招工的一个积极附效应。
目前岛上有8000多移民,劳动力有5600人,其中香港的合同制船员和技术人员600人,600多人去了洋浦,庄清华的陆军连和江山的侦察排要走了素质最好的200人,再除去上过院校的246多人的专业人才,郑风通过考试从3900多人中只挑选到了220人。
失望的郑风急中生智,打起了本时空大陆电子厂的主意,给在海南岛的大陆联络组发出了一封要电子厂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电报。
大陆联络组的人员就是徐主任和张副司长为首的谈判代表,他们接到电报后,处理的效率和以前一样的快,两个小时后就给出了答复可以,提条件是帮助大陆生产半导体军用电台系列。
最终郑风得到了6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600名技术工人,还有120名电子专业的应届大学生,4000名应届高中生,还得到了一大笔的半导体元件的生意。
知道了这个消息,肖大姥爷和杨大姥姥比郑风还高兴,因为了解本时空的大陆情况的他们,想起了上山下乡运动。
由于工业化的步子慢,自五十年中期开始,大陆就开始出现应届中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在苏联发生,1954年苏联以城市青年为主体开展了大规模垦荒运动,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
回到家的时候,才知道肖大姥爷陪李文正、蒲小勃拐来的13个老头去了,只有杨大姥姥在家。不过郑风知道杨大姥姥虽是女流,但做过某大型化纤厂的总工程师和生产副厂长,经验不比肖大姥爷少,能力也不比肖姥爷差,所以就借着陪着杨大姥姥喝功夫茶的机会,把电子工厂项目的事说了。
听完郑风的叙述,杨大姥姥没有马上给郑风建议,而是问道:“做一件事,我们必须弄清楚做这件事的工作目标,然后再弄清楚当前的工作重点,三豆觉得这件事的目的和眼下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郑风道:“工作目标是把原时空的电子生产技术引到本时空,形成我们在本时空的电子产业优势。当下的工作重点当然是尽快把电子厂建起来,尽快在本时空生产出自己的产品,并推入市场。”
“工作目标总结得很好!”杨大姥姥讲评道:“在本时空形成我们的电子产业优势是远期的工作目标,当前的工作目标则是把原时空的电子生产技术引到本时空来,而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从原时空引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工作穿越组正在做,那么你当下要做的什么呢?”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郑风马上明白了,当下自己迫切的任务不是急着上生产线、出产品,而是让本时空的人学会自己组装生产线,掌握黑色家电的生产技术。
至于抢占市场打压日本电子产业的事,由于穿越组从原时空弄过来都是价格低廉的积压产品,再加上时空货币差,价格相比本时空生产的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
“姥姥!我明白了!”郑风兴奋道:“我们当下要做的是把林长富岛上的电子工厂办成一所技校,充分挖出来自原时空的267个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潜力,帮我们培训出一批合格的技术工人来,至于生产的事下一步再考虑。”
接下来郑风就忙开了,首先是招收工人,考虑到首批工人是燎原的火种,必须强调文化素质,于是郑风在结束与杨姥姥的谈话后,立即向在肖良群岛的叶鹏发了封电报,告知明天上午通过文化考试招收电子厂技术工人,这开启了南洋兄弟集团以考试招工人的先河,这对穿越者控制下的移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开办了一个多月的夜校开始真正受到移民们的重视,形成了一股人人学文化的热潮,这算是电子厂招工的一个积极附效应。
目前岛上有8000多移民,劳动力有5600人,其中香港的合同制船员和技术人员600人,600多人去了洋浦,庄清华的陆军连和江山的侦察排要走了素质最好的200人,再除去上过院校的246多人的专业人才,郑风通过考试从3900多人中只挑选到了220人。
失望的郑风急中生智,打起了本时空大陆电子厂的主意,给在海南岛的大陆联络组发出了一封要电子厂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电报。
大陆联络组的人员就是徐主任和张副司长为首的谈判代表,他们接到电报后,处理的效率和以前一样的快,两个小时后就给出了答复可以,提条件是帮助大陆生产半导体军用电台系列。
最终郑风得到了6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600名技术工人,还有120名电子专业的应届大学生,4000名应届高中生,还得到了一大笔的半导体元件的生意。
知道了这个消息,肖大姥爷和杨大姥姥比郑风还高兴,因为了解本时空的大陆情况的他们,想起了上山下乡运动。
由于工业化的步子慢,自五十年中期开始,大陆就开始出现应届中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在苏联发生,1954年苏联以城市青年为主体开展了大规模垦荒运动,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