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岛国末日
��湖岛上去年还是一个荒凉的所在,那里当时只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小学校,现在在这座学校周围建起了一座啤酒厂、一座香烟厂,另外还有海鱼加工厂等八座工厂,在岛上工作的工人将近三万人。范遥和他的父母在这个岛上生活,前不久刘涵和范遥在岛上举行了婚礼,原本刘涵不打算请太多的人过来,毕竟大家都挺忙的,可是小坡、林冲、孙岳山、金明、古耕虞等人闻讯,都提前赶过来,另外来给他的婚礼祝贺的还有东港市的一些官员。看见来了这么多人,刘涵不得不将婚礼延后数日,从主位面带过来一艘豪华游艇,在游艇上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1960年的国内旱情愈加严重了,好在主位面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上的近千万从次位面过去的移民都掌握了机械化农业技术。刘涵一直在次位面忙碌,没有时间管理他们,移民们在次位面最看重的不是城里的物资,而是土地,他们一过来就争先恐后占据城市郊区最肥沃的土地,下手比较晚的农民就到城里搜罗土著们留下的财物,没有抢到城里的物资的人则跑到更远的地方从事农业生产。移民起初只是靠牲畜耕田,后来在城市郊区的村子里发现了农用机械,移民中一些知识分子弄懂了这些机械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当年就有许多人实现了机械化耕种。

  随着机械化耕种在移民中的推广,农民手里积攒的粮食越来越多,刘涵去年就从他们手里采购了大量粮食援助次位面国内的灾区。看到农业有利可图,更多的移民从城市里走出来,开辟荒芜的土地,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岛都是一年两茬庄稼,刘涵使用的都是他们愿意接受的金条和大洋,这使得今年的粮食产量增加了数倍,多余的粮食足以养活次位面两千万灾民。历史上**饿死了四五千万人,刘涵向主位面输送了一千万人口,而这一千万人种出来的粮食又能救活两千万人,剩下的两千万人所需的粮食完全可以通过在次位面其他国家采购加以解决。

  次位面绸缎岛上生产的电子表、电子计算器、洗发水在日本、韩国、香港、东南亚销售的十分火爆,去年刘涵还在组织船队向这些地方输送,今年这些国家、地区的商人却主动带着货轮过来qiǎng gou。因为刘涵采取的是以电子产品和洗发水换取粮食的贸易方式,所以他们只能运来粮食进行交换,这样一来大批的粮食就源源不断地通过绸缎岛输送到了国内各个灾区。国内政府并没有将粮食直接发放到灾民手中,政府组织灾民在当地修桥铺路、打井,一方面修通了道路,有利于粮食、物资更便捷地到达灾区,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当地交通落后的问题。

  主位面这年的七月份,白垩纪再一次横扫了菲律宾、缅甸、老挝、柬埔寨,刘涵趁此良机又从次位面的国内向这些地方输送了五千万国内灾民。这五千万灾民都是在短短两个月内被刘涵带过去的,之所以这一次效率这么高,主要是这些灾民都被政府集中起来在当地修桥铺路,十分集中。刘涵每一次带移民去主位面,回来的时候都回顺便搬运大量的河水,注入干涸的河床和水库中。尽管他带来的水只是杯水车薪,但多少能缓解一下当地的灾情。

  次位面活动在东巴基斯坦边境由贫苦农民组成的游击队已经发展到近万人,十一月份刘涵给他们送去了十万枚shou liu dàn、二十万枚地雷、一万支栓动步qiāng、五十万发子弹,五百门土造迫击炮和数万枚煤气罐炮弹。得到了这批武器、dàn yào,各支游击队纷纷向政府军出击,攻占了数百个村子,将土地平均分配给贫苦农民。

  刘涵希望这些游击队能够给政府军找一些麻烦,牵制住一些兵力,使其不能在六二年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但他这种担忧是多余的,这一年秋天开始印度恒河流域就下起了持续不断的暴雨,三个月中这场有史以来最大的暴雨就没有停歇过,恒河水泛滥,洪水席卷了新德里在内的数百座城市,受灾的乡村更是无法统计,侥幸活下来的印度人被迫迁移到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