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曲】第三章:琴房呓语 - 2
�,是一首很独特的曲子。

  常常有人会把拉威尔拿来和德布西比较,只因为他们都是俗称的印象乐派作曲家。然而,比起德布西,我更喜欢拉威尔。

  尤其是这首小奏鸣曲,彷佛能够把演奏者和听者,都带入他一手打造的奇幻世界。当我演奏这首曲子时,尽管只是练习,都能够感受到那份与众不同。

  虽然我最爱的作曲家是佛瑞,但我也很喜欢拉威尔。

  不过,这首曲子有一段落我一直练不好。那是一段双手交叉,主旋律在交叉着的左手的段落,更可怖的是,这个乐句的主旋律多是以左手八度音撑起。

  原本主旋律换成左手弹奏就已经很讲求技巧,双手交叉丶两只手的音程又黏得那麽紧,需要控制的变数更多。

  比方,同一个乐句里就有至少两个音符需要借用右手小指完成乐句的主旋律流畅性,对於两手施力老是不对等的我而言,就算我再怎麽精雕细琢,那短短四个小节却老是失衡。

  啊啊啊啊啊啊!

  我已经很久没有为了练琴而失控了。

  小时候,常常练琴练到哭。每当我一个音符错了,我就会要求自己整首曲子重弹。但这种不当的练琴方式,导致我总是把曲子练得半生不熟。因为重复弹奏整首曲子,以至於前半部分老是比後半部分来得熟练。

  长大以後,我学会只重弹错误的乐句。

  弹错的地方,弹对连续五次就放过那个片段,继续往下练习。然而,就在那时候,我养成了弹错就惊叫或叹气的习惯。

  所以现在,我开始叹气,每弹错一次叹气一次。

  弹错。

  又弹错。

  最後,我邻近崩溃,这一段暑假就已经练很多次了!眼看爱哭鬼小孩又即将占领我的脑神经,我停止弹奏,双手抱头,开始前後摇晃我的身体。

  原本坐在钢琴椅一旁聆听的学姊,看到我这般反应,便站起身来,从後方抱住我,让我抓着她的手臂,继续摇晃着。

  这是去年期末公演前我崩溃爆发时,学姊发现的,能够使我平静的方式。

  「没事了,亮亮,」学姊在我耳边轻声说,我的摇晃动作渐渐平息,学姊的声音好温柔:「如果妳不介意的话,我可以示范给妳。那首曲子我大一的时候弹过。好吗?」

  我缓缓点头,把座位让给学姊。

  学姊从头开始演奏。

  每个午休,学姊都会至少演奏一曲给我听,无论是示范还是自主的演奏,这是我们没有明说的默契。

  对我而言,每当看到她演奏,就彷佛看到曲子的作曲家本人在演奏一样。每个中午,都彷若学姊的私人演奏会。

  「妳这边,」学姊停下来讲解,为了看得更清楚,我靠近她身旁:「把右手靠向钢琴内部,这样可以腾出空间给左手,然後只要专注在左手的主旋律上,右手就当作蜻蜓点水。这样子两边的音量就会平均的。妳试试看。」

  我坐回钢琴前方,尝试学姊建议的方法。学姊看我的手还不够靠向钢琴内里,便直接提起我的右手,把它摆放到正确的位置。

  学姊说的方法,果真奏效。

  我自己练要花上至少一个多小时的段落,学姊指点过後,不到十分钟就解决了。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