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之后,他又来了个大三部曲:抓班子、种梨树、种粮棉。秋收秋种之后,他把乡干部分成了十几个工作组,分头到后进村去抓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改选和加强工作。他引导农民种菜养j养牛养羊养鱼,重点扶持栽种香梨。湾岔乡以梨花寨村为中心,盛产又脆又甜又好看的香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那梨个头儿不大,每个在三两左右,却非常好吃。还有治疗咽炎、气管炎、肺病等症的功效。梨花寨四周十几个村子,从来没有得肺癌鼻咽癌的。1958年大跃进时,梨树几乎被砍伐个精光。“文革”前,农民又种了不少梨树,但“文革”中发展不快。直到1978年之后,农民种梨树的积极性才高了起来。十几年过去,许多当年种的梨树已到了盛果期,成了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韩立冬调查了一番,决心在种植培育推广优质香梨上大做一番文章。为种梨的农户搞好农药、嫁接、管理等技术方面的服务,扩大种植面积,派出专人联系收梨卖梨,并起了个品牌名字:“故道香梨”。
虹桥书吧。hqdoor。
第4节:心情在别处(4)
他从省农科院买来小麦高产良种,第二年亩产量就由四百多斤提高到八百斤以上。他还从省供销社棉麻公司联系了无虫棉良种试种,第二年棉田里果然没了农民最头疼的棉铃虫,棉花获得了大丰收。仅过了一年,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就由四百多元升到了六百多元。过去乡里收公粮非常困难,有的村四五年收不上来公粮。韩立冬执政后的第二年小麦收割后,全乡农民仅用两天时间就全部交齐了公粮。韩立冬一时名声大噪。村民们都亲切地叫:“俺们的韩书记。”有个民办教师编了一套顺口溜儿:
立冬书记下湾岔,
湾岔开出向阳花。
村民喝上幸福水,
柏油路上跑“拖拉”。
科学种田就是好,
麦棉香梨富千家。
村村亮起夜明珠,
小康目标似彩霞。
韩立冬嘴上虽然龙王爷捋胡子——牵须(谦虚),还在全乡干部大会上板着个脸反复讲:“我们仅仅是开始!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心里却挺自豪。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认为没有搞不好的单位,只有搞不好单位的人。要搞好一个单位,这个单位的负责人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有领导才能,会出主意,会用干部,敬业精神强,工作效率高。二是没有私心,即廉洁奉公,具有人格魅力。二者缺一不可。我从上中专当班长,至今已当了三个单位的一把手,三个单位都是从落后变成了先进,且是一流。今后,只要让我去负责某一个单位,还是一如既往。”
果然,到了他上任的第四年,湾岔乡农民的人均收入就达到了一千元。清明节前的一天,县统计局长到乡里来“视察”,韩立冬陪他去梨花寨看梨花。在一株繁花怒放的大梨树下,韩立冬对统计局长说:“您可以挨家挨户去查,我报的这个数字是实的,还是虚的!”
县委书记和县长见他年轻能干,又有中专文凭,是学财贸管理专业的,还在天河的省农业干部学院进修了一年,考虑到商业系统一直陷于亏损的泥淖之中,职工发工资都成问题,就把他调上来当了局长。
本来,韩立冬对当商业局长有点儿委屈,如果调到工商、税务、财政这些有权有势的部门当局长,心里还平衡些。但县委副书记和组织部秦部长跟他谈话时,透出“上个月全县科局级干部民意测验副县长人选,你的票数名列第三”。韩立冬顿时有了兴致。自己刚满37岁,干上两年,把商业系统搞上去,争取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