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
>   杨开慧说:“妈妈来板仓的时候,给我三十块银洋,这二十块,你带在路上作急用!”

  毛泽东不肯接收,笑了笑说:“我从来外出不带钱,我从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做文明乞丐,我要那么多钱做么子?”

  但杨开慧无论如何要他带在身上,说:“你要是没花完,下次回来又带回来就是,再别推脱了,再推脱我要生气了。”

  毛泽东只好接过来,将小包打开,拿出三块来,塞到婴儿的襁褓中,说:“那我就从命收下,这三块,留给三个孩子买糖吃,算是抵消那天欠他们的故事啰!”

  毛泽东又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我们可不要学古人的十里长亭送别。霞,回去吧。一家老小都等着你去照顾,你的担子可不轻啊!”

  杨开慧点点头,嗯了一声,听话地停住了。

  他还想说,自己为了革命,将一个女人和三个孩子扔在家里,在这个蛇鼠纵横的罪恶世界,板仓并非世外桃源,开慧随时都有可能落入敌人的魔爪。但自己竟无力保护自己的家人,就这样去赴汤蹈火,正是为着将这个世界砸碎,建立人民自己的政府,让千千万万个女人和孩子得到安宁。但毛泽东深知,这些话他都不必说。他的开慧心里明白。她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她也作着随时牺牲自己生命的准备。离别时说这些生呀死呀的,不吉利。

  毛泽东转过身,右手握着雨伞,左手抚摸着开慧的额头和脸庞,又俯下身,亲了亲正吮着奶的龙儿。开慧感到全身一颤,白色的r汁从丰满的茹房里溢s了出来。胸部的衬衫出现两片湿印,像两个圆圆的小月亮。

  。。

  第一章  板仓送别(11)

  毛泽东闻到了那种像水蜜桃汁似的清香。那是毛泽东小时候在韶山冲吃过的那种桃子的酸甜与清香。从此以后,那种酸甜和清香将长久地留在毛泽东的心灵深处,无论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还是夜不释卷,静坐沉思,那种酸甜和清香常常会漫上他的心头……

  每一次分离,杨开慧总是面带微笑,宁静而温柔的微笑,端庄而美丽的微笑。从未见她伤心落泪过。这叫毛泽东多少有些放心。他加快了步子,一直走到拐弯的路口,禁不住再一次回首,远远地挥了挥手臂,便毅然转过身去。

  高大伟岸的身影,终于消失在青山绿水之间……

  多少次相见,多少次分离,而这一次,是否太匆匆,太匆匆?

  仅仅住了一个晚上,甚至,只打了一个盹,就这样走了。润之,你真的就这样走了吗?这一分别,我们何时再相见?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流还住。……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恩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杨开慧怀抱着婴儿,身着白底红格子的衬衫,衬衫的一角依然掀开来,婴儿正在吮着奶……此刻,她默默地吟着毛泽东送给她的《贺新郎·挥手从兹去》中的词句,泪水潸然而下。

  太阳露出了一抹嫩红,漫天的霞光将山林和大地以及房屋都抹上一片红光。

  杨开慧依然痴痴地站立。她背衬着青山,朝霞将她的身影辉映出一片红色的光波,有一群白色的鸟,正从她的头顶上空掠过……

  ——杨开慧没有想到,毛泽东也没有想到,这是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