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
��细心地照顾着自己。她带着三个孩子,常常以脚踏着摇窝,伏在案前为他抄写稿子,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毛泽东感到自己愧对了杨开慧,仿佛要将多次离别的思念,还有杨开慧对他的牵挂和体贴,都化作无穷无尽的力量,将杨开慧紧紧地搂在自己的怀里,呵护着她,直到永远……

  七、

  这是公元1927年8月31日清晨,远处农家传来的j叫声,将毛泽东惊醒。他朝枕边看看,岸龙正像一只小猫,睡得沉沉的,却不见了开慧!

  他迅速起床,准备离开板仓。但昨天也没来得及对开慧说明,是一种疏忽,还是不忍心将第二天就要离开的消息过早地告诉她?他也说不清。

  他这次来板仓,仅仅住了一宿,实际上他只是打了一个盹,就要奔赴血与火的战场。这样匆匆告别,开慧心里会多么难过。但他顾不上这么多,前面还有多少事情等着他去做啊!要立即赶赴安源、铜鼓,还要与平江和浏阳的农军联络,组织指挥一场惊天动地的暴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板仓送别(10)

  毛泽东看到堂屋的方木桌上放着一只包袱,包袱边还有一双新草鞋、一把新雨伞,不由吃了一惊。开慧莫非是神仙,能猜出我今天就要离开板仓?

  但他并不知道,等他睡着以后,杨开慧一直忙着给他准备行装,一夜未曾眨眼。是一种心灵的感应,还是一种本能的体验,真的说不清。杨开慧竟然知道昨晚毛泽东一定会回到板仓,今天早上又准得离开板仓。她昨天就从邻家买来了一双结实的草鞋,还细心地用布条编织进草鞋底上去,这样结实耐磨,也没那么伤脚。

  快天亮的时候,毛泽东才睡着。杨开慧悄悄起床,整理好毛泽东几身替换衣裳,也没惊动孙嫂,就自己为毛泽东做好了饭。

  一切都在静静地进行,说什么话都是多余的。

  真正的离别就要开始了。

  毛泽东来到岳母杨夫人的房门前,对着房里鞠了一躬。他示意开慧,等母亲起床后,向她老人家说明,他不能在这时候惊动老人。

  杨开慧会意地点点头。

  毛泽东也不想惊醒孩子们。他走进孩子的小卧室,在大儿子岸英的脸蛋上轻轻地抚了一抚,岸英嘴唇咂吧了一下,好像睡得更熟了。他又在二儿子岸青的头上摸一摸,便静静地走了出来——他还欠孩子们的一份债呢,上次到板仓时,他给岸英兄弟俩讲故事,讲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但故事没有讲完,只讲到孙悟空刚刚挂出“齐天大圣”的旗子,准备迎战十万天兵天将时,板仓的党支部书记来找他了。岸英撅着嘴吧,半天没有吭声。岸青却缠着父亲要把故事讲完。毛泽东安慰他们说:“等下次再来板仓,我一定给你们讲,现在爸爸有事要办了,你们俩先玩去吧!”而这次回来,孩子们连看都没能看到他,就这样匆匆地走了。

  岸龙醒来了,哇哇地大哭起来,哭得惊天动地。

  开慧赶忙跑进卧室,将岸龙抱在怀里,将茹头塞进婴儿的嘴里去。她一边喂着奶,一边又跑了出来。这时毛泽东已斜背着包袱,将新草鞋套在布鞋外面,左手拿起雨伞,走下了台阶,走出了地坪,就要踏上那条山路了。他能感觉到开慧一直紧紧跟在他身后。他还知道开慧执意要让护送的堂弟杨开明,正在离村口远远的山坡下等候他。

  杨开慧拿出一个小小布包递到毛泽东的手里,毛泽东接过,沉甸甸的,知道里面包着银洋。他吃惊地望了一眼杨开慧,要将布包退给杨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