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
;“方圆径寸,混而相拘”,这有两重意义。先讲第一重, 它是代表身体心脏部分方寸之地,中国人形容良心,文学上 常讲方寸之地。我们小时候过年,经常给乡下人写春联, “但留方寸地,传与子孙耕”,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社会教育, 教人做好人做好事,心不要坏了。古人有句诗,“当路莫栽 荆棘树”,“当路”是在人生的大路上,少栽一些讨厌的刺人 的树;“他年免挂子孙衣”,做人一辈子要心地宽厚,做人不 好,后代的子孙受报受罪啊!中国文化讲三世因果,父母、 自己、子孙;佛家的文化则讲个人,前生、现在、来生。两 个文化合起来,就是十字架,都是讲因果报应。“混而相 拘”,古人讲这个心念思想,在心里头yy混合,善恶都在

  我说《参同契》(中) 这个里头。

  至于第二重的意义,我先说一个状况:当年“抗战”在 大后方重庆,太虚法师的汉藏教理院就办在重庆的北碚,在 那里有个中国古老的铜盘展览,铜造的两层,里头一灌上 水,手这么一摸,发出那个音乐之好听呀!还有很多古怪的 东西,都是根据道家自然物理所造的。当年德国、美国各国 的科学家都来摸过了,想做出来这个东西,就做不出来。那 么我们古代怎么做出来的?古代的科学都是靠yy八卦来 的,“方圆径寸”是根据这个做的。“混而相拘”,所以那个 不是铜,是五金混合做的。其中不同金属各放多少就不知道 了,那真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全世界讲化学、物理的祖 师,中国道家炼丹、炼水银的应属第一位。

  得了这个有形的器皿,对于修道的人外形有什么好处 呢?有好处,过去我遇到有些道家,手里或者拿个玉的如 意,或者拿个峨眉山上的风藤,一定做个“方圆径寸”的连 环圈。我问他用的是汉代的还是唐代的尺码?笑一笑不讲, 不肯传,就算磕头磕死了也不传。他这个还是小玩意儿,挂 在胸口,后来别人告诉我,这个一戴上,打坐入定快得很。 有一个修道的老先生,借给我试过一下,我挂在身上,就坐 在他房间,好像是有些不同。不过我晓得,做一个金字塔的 帽子戴在头上也有一样的效果。问题是那么小的一个东西, 同自然物理、同天地的关系是如何配合的,才能把宇宙的力 量吸收来? “方圆径寸,混而相拘”,这第二层道理我不懂, 所以只能告诉诸位不懂,你们去找吧。这也是中国文化科学 方面最好的一环,虽然我也找了几十年,好像他们比我懂得

  的还少,只好不谈。

  现在只讲内在的心,我们过去形容这个心,同心脏有关 联之处。“方圆径寸”就是心窝子这里,但不是心脏所在。 我们的心脏,每一个人都是偏的,没有一个人是正的。所以 人都是歪心思,因为心脏都是歪的。

  脉解义开之后

  “先天地生”,这是引用老子的话。庄子说,“先天地生 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就是形容这个心,本来不 死,就这么一个东西。“巍巍尊高”,形容它就像上帝的宫阙 一样。“旁有垣阙”,心脏看似一块,却是八瓣兜拢来,心脉 是八个支流,密宗形容它是八瓣的莲花;道家形容它有通 道,据说得了道的人,心窍就打开了。所以密宗讲脉解心 开,真悟了道,得了道,心脉九窍也打开了。脉解心开是实 有其事,打开的时候“啪” 一下,有爆炸的声音,会吓死 你。如果搞错了会以为自己真得了心脏病,不懂修道就会修 成魔而疯了;懂了以后无所谓魔,充其量是死。“状似蓬 壶”,它的形状如蓬壶,心脏这里像个莲蓬,像个酒壶一样。 “环匝关闭,四通踟蹰”,到这个时候,我们要把心守住,不 要动念。讲了半天,禅宗最g脆,就是达摩祖师讲的“外息 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