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
曾差一点被一个老家伙糟蹋了。

  她自己成了生活的禁区。

  她曾参加过一次英语考试,监考人员是研究生a,他有意无意地站在她的后面看她的答卷,使她感到十分局促。她的敏感提醒自己,他已特别注意她了。以后,他便以帮他抄论文为由,经常找她,她几番拒绝,怎奈他一再请求,出于礼貌,她同意了。但她仅就事论事,而且祈祷着,但愿这是最后一次找她……但a却越追越紧,迫不急待地表白他对她的爱慕,然而,她害怕一切热情,她开始躲避他,像躲避一团燃烧着的火。

  就在这相持不下的时候,研究生b又闯迸了她的生活。

  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

  对b,她没一点好感,反而十分讨厌,于是她干脆不理他。

  但b却并不善罢甘休,继续像蚊子一样叮着她,还自我吹嘘。

  威胁。1988年暑假前,b递给她一张纸条,要求她某天晚上到他在市区的家里谈一谈,她想趁机会把话说清楚,让他死了这条心。

  她坦然地走到b的家里。

  一个空荡荡的家,仅有两个不和谐的人。这引起了她的警惕,她站着跟他谈话,这是一种防备的姿态。

  “你找我有什么事?”

  好尴尬的场面,连气氛都显得结结巴巴。

  “请你死了这条心,以后别再找我。”

  话不再起任何作用,决定的是行动!

  b猛然一下子把她抱住,她想喊又怕惊动邻舍对自己不利,只是拼命地反抗,想挣脱那双邪恶的手。然而,b就像发了疯的野兽一样,把罪恶的魔爪伸向了她,她的一切反抗都显得那么软弱,她的城堡被攻破了,她感到自己成了一片废墟。

  “天哪!研究生中竟也有这种败类!我的软弱和虚荣使我真正陷入了虎口!我好恨啊!”她披散着头发,跌跌撞撞地来到湖边,对着那一汪湖水,她真想就此了结这屡遭屈辱的一生。

  然而,正当此时,研究生a找到了她,见她这般模糊便追问她怎么了,在无可奈何中,她含泪哭诉了刚才发生的一切。

  他听后,显出一副五雷轰顶的样子,他瞪着她仿佛是瞪着一个怪物,然后拂袖而去。她没想到他竟去公安局报了案!

  作为一名女大学生,她知道在中国,这类事情一旦被人知晓,吃亏的不是流氓,而是弱女子,在人们的心目中,一个巴掌拍不响。“破鞋”曾骂死多少女子啊!

  因此,当公安局向她调查时,为了活下去,为了不被生活抛弃,为了不受那异样目光的鄙视,她不得不忍泪为b开脱,只承认bqg未遂。

  于是,a恼羞成怒,发泄私愤,到处诬蔑她到处乱搞。

  终于,“一个风流的女生”被弄得面目全非,人鬼难分。

  再一次徘徊在微波荡漾的湖边。

  也许湖水能够慰藉痛苦的灵魂。

  但,终究她想开了,她舍不得这一身的年轻,不忍心在一句话的中间画上一个句号。

  美国著名医学家威廉·罗宾逊在论qg时,把它比作“残酷的性魔”,说它不仅破坏了r体的“自然”,而且以一柄“最锋利匕首”刺穿了心理的谐和状态。

  被污辱就已是悲剧了,而由于世人的轻视,则使悲剧向更惨的方向发展,胡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