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就是郭明明
/>   随着书页的翻动,郑龙的心中越发笃定了——原来这个世界的文学历史并没有大的变动,甚至连具体的书目都几乎没有变化——2001年左右流行的村上春树,安妮宝贝等等继续流行,韩少也已经作为叛逆文化的代表登上大众舞台,唯有之后与其相提并论的郭明明平凭空消失了。

  原因是什么?不重要。

  越翻书,郑龙就越开心,甚至开始吃吃地笑了起来。

  “真乃天助我也!”

  一旁的林晨看得莫名其妙,用手在他面前摆了摆,说:

  “你没事吧?”

  “没事,今天高兴,我请你吃鱼丸去。”

  “我靠,你今天发财啦?虽说一碗鱼丸也不贵,不过你这混蛋也从来没请我吃过啊…”

  听了这话,郑龙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以前我确实有点太小气了,这样吧,以后我会多请你吃饭的。”

  “哈哈。”

  虽然搞不清楚郑龙是哪根神经出了问题,不过有人请吃饭,毕竟还是很开心的事情。

  两人走了一会,就看见一家“福气鱼丸”店,进去要了两碗鱼丸,坐了下来。

  这鱼丸,是东南沿海所特有的吃食,外皮由劲道鱼肉打成,内陷则是多汁的猪肉,咬一口唇齿留香,郑龙几乎从小吃到大。

  最关键的是,很便宜!一碗鱼丸,在2001年的时候只要5元人民币,就算是2016年,也不过10元而已,相比于物价的飞涨,已经是很良心的存在了。

  当郑龙走进这家福气鱼丸店的时候,店家几乎没有询问,就端上了两碗鱼丸。

  端上鱼丸的,是一个清秀的姑娘,扎着一条翠绿的围裙,头发绑成马尾,眼睛明亮而清澈。

  和郭碧婷相比,虽然少了一分魅惑,却多了一分青春活力。可以说,男人对美女,总是抱持着多多益善的态度。

  这位美丽的姑娘名为施静,虽然还在上学的年龄,却因为家庭的因素,不得不辍学来帮忙看店。虽然如此,她还是在案几上摆放着好几本《青年文摘》、《小说月刊》、《故事会》等文学杂志,当然,其中也有《芽萌》。

  郑龙记起来,这位姑娘后来嫁给一个莆城市的医疗巨贾,从此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这莆城市,就是日后被众人唾骂的莆系医疗的大本营。然而在2001年的时候,日后那些为富不仁的莆系医疗大亨,几乎都还在电线杆子上贴游医广告的牛皮鲜呢。

  施静一边照顾生意,一边翻动书页,好像一切都那么和谐,叫人不禁看得如痴如醉。林晨不禁看呆了,不由得对郑龙说:

  “我将来要是能跟施静在一起,那也算是此生无悔了!”

  郑龙噗嗤笑出声来。他并不原因戳破林晨的美梦,此时的他,只想静静地享受这小城的宁静,以及纯粹。

  “老板,我们又来了!”

  轰隆一声,忽然间进来一群黑压压的人,仿佛黑云压城一般将方才还宁静美好的鱼丸店罩得喘不过气来。为首的一个,长得五大三粗,一点也不像本地人。莆城市的本地汉子往往精瘦,很少有这样膀大腰圆的。然而那人一出口,却又是标准的方言——南人北相,往往值得注意。

  林晨吓得大气不敢出,几番打手势要走人。可郑龙却是气定神闲仿佛云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