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天定四年
  但廖川这一路的兵马不单单是对付燕军的,还同时肩负着对北面长城的防卫,相对来说兵力自然是要更多一些的。

  但无论如何,在与燕国对峙的这一线,李信便布署了十六万大军在,这已经是整个大唐正规军的将近一半了。

  不过,如果单纯从兵力上来说的话,大唐的兵力还真比不过对面的燕国。因为感受到了qiáng大的压力,所以,燕国为了抵挡唐军,在这一线布署的兵力加起来达到了三十多万人。

  尤其是邺城周围一带,直接与唐军对峙的兵马便有近十万,更不要邺都城外护卫的兵马也不少了。反正,大唐算是将整个燕国的兵马都给牵制在了这里,同时也给燕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五月,正是夏收的季节,江左那边传来了最新的消息,桓温又升官了。

  这一回,江左朝廷给他加官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假黄钺!这可真是位高权重了,基本上来说的话,整个朝廷除了皇帝与太子之外,就属他最大了。

  尤其是以实权而论,一个都督中外诸军,便意味着他执掌了整个江左的兵权。

  当然,以如今江左的情形而言,地方各兵马基本上和私兵性质差不多。人家听不听固然是一回事,但此时的桓温号令江左兵马,至少是占了道义上的名分的。

  而江左朝廷对桓温的一再加恩,也显然是因为那些人对他已经是没有办法制约了。因此,只能够是靠着这种方法来拉拢对方,至少使得桓温不要直接起来造反才是。

  而在桓温的身旁,也聚集起不少的才智之士!像是之前的王坦之,这一回升任长史之位,征西掾郗超则成了参军,还有王珣则为主簿,谢玄也在他手下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