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
emsp; 陈琳遭此无妄之灾,可谓“偷j不成蚀把米”,登时大感委屈,索性闭口不言。

  太史慈见此状大感快意。

  孔融和孔义心中却暗暗称快,早已看两人不顺眼了,只是苦无机会,今日太史慈此举正合两人的心思。

  孔融见太史慈出口成章,更起了结交之心。

  众人更被此句勾起慷慨豪气,纷纷举杯饮酒。

  陆康见两人受窘,在一旁做老好人道:“太史将军言语出人意表,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管统却恼羞成怒,哼道:“如此就要恭祝太史将军日后驰骋疆场,名动天下了!”

  犹言太史慈附庸风雅,实则一介武夫。实给人睁眼说瞎话之感。

  此时连陆康也觉得管统过分了,暗叹他心胸太过狭窄。

  太史慈却开始高兴了,眼前的局面对自己太有利了,今日自己越是对别人的提问对答如流,就越可尽快打响自己的名头。

  故不在意道:“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众人闻听此语,尽皆叹服,连不善言辞的徐干在旁也说“兵者不祥”。一直表现得十分超然的秦周那混浊的双眼中也自精光一闪。

  看得太史慈心中一凛,知道自己像看轻孔融般看轻了这个老朽文人。

  可一直保持沉默,此时闻听此语的管宁却猛地抬头直视太史慈,一瞬不瞬地盯着他,仿佛想要看穿太史慈心中所想。更是张了张嘴,仿佛有话要说,结果却被邴原在几下拉了拉衣襟,管宁才闭嘴不言。

  这管宁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此时连众人也看出了管宁的异态。

  国渊察觉到了管宁的失态,忙岔开话道:“幼安兄近日要远游,只是想不到在此得遇太史子义这样的文人雅士,颇有倾盖而交,虽欢憾短之感。”

  太史慈闻言心头一震,心知此时管宁有意远游,必是打算前往辽东投奔公孙度那里。

  别人却不在意,因为这管宁本就好远游,自是想不到如此内情。但众人已经看出这管宁十分看重太史慈,只此一件,太史慈就身价倍增。

  更何况在众人心中这太史慈可称得上才华横溢了。

  太史慈此时也看出这管宁似乎对自己另眼相看,虽然不知为何,但已大生自豪之感。

  旋即又看出这管宁的远行已成定局,自己终究挽留不住。不禁神色一黯,但一想到人各有志自是不能强求,毕竟曾经拥有,倒也不奢望天长地久了。

  心中释怀,点头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来来来,幼安兄,承蒙错爱,子义敬你。”

  管宁听得心头大震,他刚才始终注意太史慈的面部表情,看到太史慈亦有黯然神伤之意,大生知己之感。无奈自己此时实是心意已决,虽心喜得此新朋,看出此子与众不同之处,但毕竟不知底细,实难改变自己的心意。

  此时闻听太史慈的诗句却在心中苦笑:自己相交确是满天下,可知己又有几人?自己要走的道路会有几个同路人?

  虽如此,还是在与太史慈对饮一杯后大有深意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此时众人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虽知管宁对太史慈另眼相看,但仍想不到管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