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
��靴子上的屎,他奔回原来站的最高点。在这种时刻,他不能离开!没想才几年不见,大明居然有这么厉害的大炮!然而,从万历四十五年(1617)与大明开战以来,他哪一战输过?只不过多费些力而已!看着自己的将士一片片倒下,他不为所动。他不停地挥动着战刀,命令将士们坚持进攻。坚持,坚持,再坚持一会儿,明军的大炮就要哑了!宁远城就要破了!他眼前还不时地幻现山海关和紫禁城,好像宁远城眨眼间就要破,紧接而破的是山海关和紫禁城……
突然,有一发炮弹落在努尔哈赤附近。没来得及看清那炮弹的影子,他就倒下,又滚到自己昨天拉那堆屎,但他消失了对一切的感觉……
后金将士抬起浑身是血的努尔哈赤,那块包裹的白布立即给染红。他们慌忙撤退,连那把刻着他名字的战刀都没顾得上捡起来。
后金败退的捷报传到京城,朝野不敢相信:哪会有这种事发生?直到过两天,人们看到袁崇焕不仅活着,而且挥舞着努尔哈赤的战刀进京,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这才相信奇迹真的发生了!
。。
华月流青天 三(2)
论功行赏,袁崇焕自然是头功,提升为右佥都御史。部将满桂、赵率教、左辅等人都加官晋爵。辽东之外,魏忠贤因“予发火器,大壮军威,功虽奏于封疆,谋实成于帷幄”而加恩三等,荫其侄子一人为锦衣卫都指挥;李春烨因协同调发红衣大炮,军马保障有力,升为兵部右侍郎,并奖赏金银。而高第因不发一骑相救,被撤职回籍。
为此,魏忠贤专门在府第宴请李春烨和袁崇焕,又换上金莲杯大喝。三鞋酒下肚,他坦率地说:“我是沾你们的光啊!说实话,我跟皇上一样,给那群乌鸦吵昏了头,拿不定主意。要不是二白兄提醒,那十一门红衣大炮肯定还在京城里头睡大觉,能不能胜这一仗就很难说了……我真是……唉——,不说了!不说了!罚我一杯酒,算过去了!过去了!”
袁崇焕没想到魏忠贤有这么豪爽,酒兴大发,开怀畅饮,喝得当场呕吐,趴在桌上不省人事。
李春烨也没想到魏忠贤会这么豁达,千恩万谢,只差跪拜磕头。
“老弟不必客套!”魏忠贤用一鞋鞋酒回应。“我都九千九百岁了,总不可能万岁,不如给小弟们弄个七千岁、八千岁干干!”
袁崇焕带上刻着努尔哈赤名字的战刀,再祭江日彩。这时,江日彩的长子江豫抵京,来迎父亲,几个人痛哭一番。李春烨劝袁崇焕节哀,说:“完素兄在天之灵有知你凯旋而归,也可以瞑目了!”
“如果恩人多活两个月,亲眼看一看,那该多好啊!”这条在疆场都没流过泪的汉子,现在越哭越伤心。而今,他只能请江豫带上努尔哈赤的战刀,让这把战刀为恩人陪葬,并发誓总有一日要亲自带着努尔哈赤的人头到泰宁祭恩人的坟。
是啊!一病这么久,满朝的人似乎都把江日彩忘了。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人们到处赞美“袁蛮子”,使得“蛮子”一词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褒义。人们在称道袁崇焕神勇之余,也夸奖侯恂慧眼识英才,没有人知道最早是江日彩举荐的。袁崇焕自己也听到这种议论,所以哭得特别伤心。李春烨安慰说:“历史自有公论!”
李春烨这话似乎提醒了江豫。他立即说:“爷爷,家父的墓志铭就拜托您了!”
“嗳——,不妥,不妥!”李春烨说,“我和你父亲什么关系啊?老朋友,又同学,又亲家,还同事,关系太密切了,反而不好,得回避。嗯……这样吧,我推荐一位,你请钱龙锡大人写。”
突然,有一发炮弹落在努尔哈赤附近。没来得及看清那炮弹的影子,他就倒下,又滚到自己昨天拉那堆屎,但他消失了对一切的感觉……
后金将士抬起浑身是血的努尔哈赤,那块包裹的白布立即给染红。他们慌忙撤退,连那把刻着他名字的战刀都没顾得上捡起来。
后金败退的捷报传到京城,朝野不敢相信:哪会有这种事发生?直到过两天,人们看到袁崇焕不仅活着,而且挥舞着努尔哈赤的战刀进京,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这才相信奇迹真的发生了!
。。
华月流青天 三(2)
论功行赏,袁崇焕自然是头功,提升为右佥都御史。部将满桂、赵率教、左辅等人都加官晋爵。辽东之外,魏忠贤因“予发火器,大壮军威,功虽奏于封疆,谋实成于帷幄”而加恩三等,荫其侄子一人为锦衣卫都指挥;李春烨因协同调发红衣大炮,军马保障有力,升为兵部右侍郎,并奖赏金银。而高第因不发一骑相救,被撤职回籍。
为此,魏忠贤专门在府第宴请李春烨和袁崇焕,又换上金莲杯大喝。三鞋酒下肚,他坦率地说:“我是沾你们的光啊!说实话,我跟皇上一样,给那群乌鸦吵昏了头,拿不定主意。要不是二白兄提醒,那十一门红衣大炮肯定还在京城里头睡大觉,能不能胜这一仗就很难说了……我真是……唉——,不说了!不说了!罚我一杯酒,算过去了!过去了!”
袁崇焕没想到魏忠贤有这么豪爽,酒兴大发,开怀畅饮,喝得当场呕吐,趴在桌上不省人事。
李春烨也没想到魏忠贤会这么豁达,千恩万谢,只差跪拜磕头。
“老弟不必客套!”魏忠贤用一鞋鞋酒回应。“我都九千九百岁了,总不可能万岁,不如给小弟们弄个七千岁、八千岁干干!”
袁崇焕带上刻着努尔哈赤名字的战刀,再祭江日彩。这时,江日彩的长子江豫抵京,来迎父亲,几个人痛哭一番。李春烨劝袁崇焕节哀,说:“完素兄在天之灵有知你凯旋而归,也可以瞑目了!”
“如果恩人多活两个月,亲眼看一看,那该多好啊!”这条在疆场都没流过泪的汉子,现在越哭越伤心。而今,他只能请江豫带上努尔哈赤的战刀,让这把战刀为恩人陪葬,并发誓总有一日要亲自带着努尔哈赤的人头到泰宁祭恩人的坟。
是啊!一病这么久,满朝的人似乎都把江日彩忘了。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人们到处赞美“袁蛮子”,使得“蛮子”一词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褒义。人们在称道袁崇焕神勇之余,也夸奖侯恂慧眼识英才,没有人知道最早是江日彩举荐的。袁崇焕自己也听到这种议论,所以哭得特别伤心。李春烨安慰说:“历史自有公论!”
李春烨这话似乎提醒了江豫。他立即说:“爷爷,家父的墓志铭就拜托您了!”
“嗳——,不妥,不妥!”李春烨说,“我和你父亲什么关系啊?老朋友,又同学,又亲家,还同事,关系太密切了,反而不好,得回避。嗯……这样吧,我推荐一位,你请钱龙锡大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