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中卷完
�地看向他,

  “把嘴闭严了。”

  小伙计战战兢兢地走后,沉之逸身子倒跌在椅子里,一手捂着脸艰难地喘气。

  “这他娘的算什么事!”

  十月十七,使节团跋山涉水行至吐蕃王庭,恰逢二皇子赤葛尔即位,沉之邈代表大周献上贺礼,直至数日后消息传回京,也未见西域动荡。徐太后对此没表现出不满,更没有喜闻乐见,她忙着与郭固打太极,前些日子这老匹夫跑到养心殿,明里暗里说了通让皇帝一视同仁的话,不能只偏信刘峥,这些个上京的王公子都是为了他而来,又毛遂自荐家里的小辈进宫来当伴读,吃相越来越难看。

  也不怪他冒进,眼下风平浪静,各方即使有心思也只能强按下,像是陷在沼泽地里,只能胶着不能动。齐王在陕西安分守己,福王也头埋窝里孵蛋,除了郡王府在京城快成了西市菓子行,日日人来人往,生怕跳的不够高,脑袋尖冒不进宫门。

  徐太后啼笑皆非。她确实不将荥阳公主看在眼里,郭固尽管在她眼皮子底下结党营私,扶持好皇帝,她最赖也还是太后,要是一心跟在福王屁股后面捡嚼剩的吃,也得看看福王的兵马来不来得及过秦岭渡淮河。

  她又翻出两日前刘峥进宫来带的那封信,言辞恳切,从千里外的广宁府辗转递来,说他会竭力争取时间,求她为自己的婚事做主。

  几乎是前后脚,另一封来自广宁府的信,也变着法儿送到了她面前。短短半拉月,她受到了北地几年都未曾有过的重视,老子娘儿子,个个有求与她,实在让人得意。

  她对梁王妃知之甚少,连面也未见过,只知是阎匀清的女儿,阎家从燕聪尚在宣府蛰伏时便与之绑在一条船上,叁代人过去也跟着在辽东扎了根。她听说过燕回不受重视,看到梁王那两份请封册子时还疑惑了好久,是从未见过长子顺位,幼子继之,遑论嫡长子还有子嗣。梁王的态度猜不透暂且不表,时隔半月王妃的信上来意就很明确。

  让她在金陵随便找个人家配给燕回,家世身份都没要求,能占了他正妻的位置,堂而皇之把人留在南方就行。

  徐太后看信看得直砸吧嘴,真是最毒妇人心,连给马配种还得看品相,梁王妃是不管不顾,非要借着她的手羞辱践踏鸠占鹊巢的庶子。

  除此之外,梁王妃提了一个她无法拒绝的条件。徐太后掂量了一下两手托着的两封信,像是在依据重量判定孰轻孰重。

  过了会儿,她轻轻放下右手的信,左手指夹着那苍劲的字页抛进了炭盆里。

  条件很诱人,假如她没见过那个东西的话,或许会动心。

  可王妃毕竟老了,北地是燕氏一家独大,燕凌不是个靠姻亲立足的藩王,他与他的强兵壮马已然融合成了铁板一块,他需要的是个有心机,有手段,有见识,有体魄又懂时机的继承人。

  而被送到金陵在官场浸淫一年且游刃有余的燕回,正是上上签。他被选送到南边来,根本不是什么流放,就如同旧例有太子及冠后须亲政,北地梁王意属的世子也不能是个窝踞在老巢里不经世事的软蛋。

  在金陵的朝官们还忙着为刘氏的皇位争得你死我活时,四十年前放走的那条蛟龙,或许早已厉兵秣马,等在暗处伺机而动。

  刘峥说到做到,叁日后果然抛下一身庶务又跑来苏州接人,杨裳不情不愿地拾行李,一上午才迭了半只衣服袖子。刘峥冷眼旁观,捏着她后脖颈把人提回金陵,东西都不要了,走之前又看了谢溶溶一眼,黑亮的眼珠在一墙之隔的两座邸院之间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