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
些老爷们较量较量吧!”周炳问起情由,麦荣就说:“汪精卫、张发奎、陈公博想赶走广西军,霸占广东地盘,就扮成国民党左派的样子,欺骗我们,要我们帮助他们。我们说,帮助也可以,但是有条件。条件也很简单,就是:政治犯要放,工会、农会的自由要保证,什么改组委员通通滚蛋,四月十五以前的协议要恢复,省港罢工工友的权利要保持。——他们不干。我们‘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就说,你们不答应,我们自己来动手!如今,所有的工会都公开活动起来了!”周炳一听,十分高兴,就问:“我呢?我该怎么办?”麦荣说:“我已经跟金端同志商量过,他同意你参加我们海员的‘工人自救队’,你意下如何?”周炳巴不得立刻离开这牢笼一般的后院子,出去参加革命的斗争,哪里有第二句话?当下他就和麦荣一道出来,朝河南凤安桥一家“德昌铸造厂”走去。路不远,一会儿就到了。麦荣和德昌铸造厂的大师傅孟才说明情由,因为有别的事,就把周炳交给他,自己先回船上去了。孟才看这周炳,约莫二十岁年纪,身躯雄伟,面貌英俊,见人十分和气,心中暗自喜欢。周炳看这大师傅,约莫四十来岁,身材也很高大,举动沉着有力,手臂长得特别粗壮,那上面布满了青筋,又布满了一片片的花纹,一望就知道是一个海员,心中也暗自欢喜。两个对看了一会儿,孟才就把他引进工厂后面的一个小房间里细谈。这一谈又谈了一个钟头,谈得十分投机。最后,孟才问他道:
“你加入工人自救队以后,就要一生一世,拥护咱们这面铁锤镰刀的红旗,不承认那面青天白日旗。——你做得到么?”
周炳坚定地站起来回答道:“自然是这样。我心里面没有别的旗子。”
孟才拿了一本最近才出版的《布尔塞维克》杂志的创刊号给他,叫他拿回去好好阅读,——明天上午八点钟,到德昌铸造厂来正式“开工”。从此以后,周炳就从济群生草药铺搬到凤安桥去居住,参加了这个秘密的地下兵工厂的工作。他们这个厂是专门制造手榴弹壳的,连周炳一共是七个人。总的负责人是中队长麦荣,他经常来往上海、广州两地,专管原料的运输和供应。在厂里负责的是大师傅孟才,他是工人自救队的中队附兼小队长。此外还有四个队员。一个叫李恩,三十岁多一点,是香港罢工回来的海员。一个叫冼鉴,二十八、九的年纪,原来是制造迫击炮的兵工工人,现在是这里的技师。一个叫冯斗,比冼鉴年纪稍为大一点,原来是一个汽车司机。一个叫谭槟,年纪在三十五左右,原来是一个手车夫,后来参加了手车工人组织的“剑仔队”,不久以前才调到德昌铸造厂来的。周炳本人也是铁匠出身,虽说不是这一行,到底容易学会。这些人对他也十分爱护,总是耐心教他,百般地鼓励他。加上这些人比他年纪都大,都是他的父兄辈分,知识多,阅历广,革命经验丰富,他跟着他们工作,心情十分痛快。他常常想道:“说什么都是假的!在患难之中,就只有革命的同志好!”除在厂里工作之外,周炳还参加了外面的许多活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他参加了四、五次示威游行。有海员工会和轮船公司和“改组委员会”做斗争的,有五金工人、洋务工人、印刷工人、运输工人和“改组委员会”做斗争的,有铁路工人跟火柴工人对汪精卫做斗争的,有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和反动的御用工会做斗争的,也有省港罢工工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国民党当局做斗争的。那些由工贼、流氓、侦缉、密探组成的“改组委员会”和全副武装的警察、保安队经常包围、殴打、袭击、逮捕、甚至枪杀工人,工人们也被迫起来和他们对抗。每次游行示威的结果都要发展成为一次流血的武装冲突。……
十一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周炳天没亮就起来了。脸也不洗,就坐下给陈文婷写信。这封信写得特别长,特别带劲儿。虽然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约了陈文婷三次,陈文婷二次都没有来,但是这一回,他觉着情况�
“你加入工人自救队以后,就要一生一世,拥护咱们这面铁锤镰刀的红旗,不承认那面青天白日旗。——你做得到么?”
周炳坚定地站起来回答道:“自然是这样。我心里面没有别的旗子。”
孟才拿了一本最近才出版的《布尔塞维克》杂志的创刊号给他,叫他拿回去好好阅读,——明天上午八点钟,到德昌铸造厂来正式“开工”。从此以后,周炳就从济群生草药铺搬到凤安桥去居住,参加了这个秘密的地下兵工厂的工作。他们这个厂是专门制造手榴弹壳的,连周炳一共是七个人。总的负责人是中队长麦荣,他经常来往上海、广州两地,专管原料的运输和供应。在厂里负责的是大师傅孟才,他是工人自救队的中队附兼小队长。此外还有四个队员。一个叫李恩,三十岁多一点,是香港罢工回来的海员。一个叫冼鉴,二十八、九的年纪,原来是制造迫击炮的兵工工人,现在是这里的技师。一个叫冯斗,比冼鉴年纪稍为大一点,原来是一个汽车司机。一个叫谭槟,年纪在三十五左右,原来是一个手车夫,后来参加了手车工人组织的“剑仔队”,不久以前才调到德昌铸造厂来的。周炳本人也是铁匠出身,虽说不是这一行,到底容易学会。这些人对他也十分爱护,总是耐心教他,百般地鼓励他。加上这些人比他年纪都大,都是他的父兄辈分,知识多,阅历广,革命经验丰富,他跟着他们工作,心情十分痛快。他常常想道:“说什么都是假的!在患难之中,就只有革命的同志好!”除在厂里工作之外,周炳还参加了外面的许多活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他参加了四、五次示威游行。有海员工会和轮船公司和“改组委员会”做斗争的,有五金工人、洋务工人、印刷工人、运输工人和“改组委员会”做斗争的,有铁路工人跟火柴工人对汪精卫做斗争的,有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和反动的御用工会做斗争的,也有省港罢工工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国民党当局做斗争的。那些由工贼、流氓、侦缉、密探组成的“改组委员会”和全副武装的警察、保安队经常包围、殴打、袭击、逮捕、甚至枪杀工人,工人们也被迫起来和他们对抗。每次游行示威的结果都要发展成为一次流血的武装冲突。……
十一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周炳天没亮就起来了。脸也不洗,就坐下给陈文婷写信。这封信写得特别长,特别带劲儿。虽然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约了陈文婷三次,陈文婷二次都没有来,但是这一回,他觉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