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日常4
��调戏那些被他们称为小师妹的女学生们罢了。

  因为一番因缘际会,来到明末的王书辉教了这么一批令他心满意足的学生。听到这些学生也称呼他为师尊,倒是让他有些机缘巧合的荒诞感。

  作为一个现代的光棍自闭吊丝男,王书辉和一切光棍自闭吊丝男一样,在思维上经常呈现出神转折神漂移的特征,在和几个人一起走向食堂的路上,王书辉的脑袋里被穿越时空造成的荒诞占据着。

  等到了食堂之后,王书辉发现,虽然今天是放假的日子,但是食堂里的人们,仍旧是着装整齐,行坐有序的样子。看来几个月来规范化的集体生活,已经让大家产生了下意识的习惯性行为特征了。

  中华民族在传统的餐饮习惯上是分餐制的。随着时代的变更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北方蛮族入侵导致了外族习俗的引入。到了明朝的时候,中国人在餐饮习惯上,已经从跪坐分餐变成了圆桌聚餐的状况。

  王书辉觉得,从古代的医疗技术手段和疾病防疫能力上考虑,圆桌聚餐的餐饮习惯很可能会导致传染病的爆发。所以他在对吃饭的规矩上,根据集体食堂的特征,把聚餐的形式改成了每个人单独领吃一份饭菜的军营模式。也就是说,现在王书辉麾下的工作人员在食堂里吃饭的情景,就是一种井然有序,衣着整齐的大学食堂的模样。

  王书辉觉得现代国人在公共场合下不遵守纪律的原因,绝不是那些被利益集团和一些外国势力收买的媒体和鼓吹手说的,是什么国民性的问题。

  他认为造成中国人缺乏遵守纪律意识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在巨量的人口和有限的资源矛盾下,中国人又必须面对特权阶层、利益既得集团对社会资源的掠夺侵吞。这就让中国人一直面对着生存资源不足的严重危机。

  简单的说就是,你要是温文尔雅的,你就吃不到,买不着。这种危机在物质层面上,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的进程,被不断的削弱。到了新世纪之后,已经在现实上消失了。

  不过物质层面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几千年来的积累下来的危机意识并没有消除,中国人无论是在购买物资的时候或者是乘车乘船的时候,仍然会表现出你争我夺的无序性来。

  利益既得集团的报纸和外国势力收买的高价和廉价走狗,可以嘲笑中国人不遵守秩序的事实。毕竟他们有进口的高级轿车接送,不用坐公交车,他们可以吃着鲜血淋漓的野蛮人外国爸爸送的疯牛肉,不用像老百姓那样精打细算不是。

  王书辉在明末有着培养新中国人的野望。与此同时,在穿越门的帮助下,在现代海量物资的供应下,王书辉的手下不存在生存物资不足的问题。在主客观条件全部满足的情况下,王书辉的员工们表现出优秀的,具有工业化机械特征的秩序性来。

  穿青色衣服的,是教导营、一等家丁和一级匠师的队伍。穿灰色衣服的,是二等家丁和二级匠师和农工营的队伍。穿浅红色衣服的,是女工营的队伍。

  在王书辉到达餐厅之前,他们已经排队洗过手,领取了各自的餐具。并且按照秩序,领好了自己的饭菜坐在各自制定的位置上等候了。等到王书辉到达食堂之后,他会和几个轮值人员一起领饭,之后把饭放到教导营的餐桌上。

  在这之后,王书辉在食堂特设的讲台上站好,各队的教导员各自起立,领着所有人开始唱《团结就是力量》。

  对于集体唱歌这件事情,王书辉原来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参加过军事训练的王书辉一直觉得,集体唱歌是个很好的,培养集体意识的办法。不过这项活动在最开始推行的时候就比较磕磕绊绊,非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