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
�� 这种本质主义的x别观念深入到社会意识中,有时甚至以科学知识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前所述,人们在分析男女两x特质上的差异时都相信:女x逻辑思维不如男x;女x重感情,男x重理x等等。女x是否比男x更重感情?人们以为这是一个先验的事实,其实它却存在着极大的疑点。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观念,没有实验的证据可以证明,女x比男x更重感情;毋宁说,人类中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重感情;但是前者不一定是女人,后者亦不一定是男人。换言之,有些男人是重感情的,也有些女人是不重感情的。把重感情当作女x整体的特征是错误的;而把它当成是天生如此更是本质主义的。  中国的传统x别观念与西方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在于,西方人往往把男女两x的关系视为斗争的关系,而中国人则长期以来把男女关系视为协调互补的关系。yy调和、yy互补这些观念一直非常深入人心。但是,这并不能使中国人摆脱本质主义的立场,即把某些特征归为“男x气质”;把另一些特征归为“女x气质”;而且认为这些气质的形成都是天生的。后现代女x主义反对本质主义的立场对于上述文化理念来说是颇具颠覆x的,因为它根本否认所谓男x与女x的截然两分。对于深信yy两分的中国人来说,这一立场是难以接受的,甚至比西方人更难接受。这倒颇像法国和英国革命史上的区别:法国压迫愈烈,反抗愈烈,双方势不两立,结果是流血革命,建立共和;英国温和舒缓,双方不断妥协退让,结果是和平的“光荣革命”,保留帝制。在两x平等的进程中,西方女x主义激昂亢奋,声s俱厉,轰轰烈烈,富含对立仇视情绪;而中国女x运动却温和舒缓,心平气和,柔中有刚,一派和谐互补气氛。但是在我看来,也正因为如此,若要中国人放弃本质主义的观念,恐怕比西方更加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  4、如何看待两x刻板印象  两x的刻板印象的存在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应当如何看待这个现实的存在呢?  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所谓男x气质和女x气质完全是由文化和社会建构起来的。即使男女两x确实存在如刻板印象中所说的那些差异,这差异也是由社会建构起来的,而不是由男女两x的解剖生理差异造成的。即使是生理x别也不纯属于生理领域。由于x别是社会建构而成的,因此,政治、社会和道德都会对r体发生影响。&nbsp&nbsp&nbsp&。 书包网最好的网

  二、关于x别气质问题的论争(6)

  在自然(nature)还是养育(nurture)、先天还是后天的问题上,可以肯定地说,在男x气质与女x气质、同x恋与异x恋的形成过程中,养育的作用比自然的作用更重要;后天的因素比先天的因素更重要。正如第一代女x主义理论家穆勒所说:关于女x神经敏感、不适合于家庭生活以外之事,爱动,易变,不能坚持,易受影响,因此不适合做高级严肃的事务。这是精神活力的浪费,如果把它引到一个具体目标,这种状态就会终止。所谓女x的旗帜全是教养的结果,“一如自从‘发歇斯底里’和晕厥已不再时髦,我们就看到它们几乎绝迹了”。(穆勒,第312页)  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出发,对x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可以作出下列理论解释:  第一种是认知理论:从小灌输的信息和参照体系形成了x别的刻板印象。  第二种是社会角s理论:社会环境强化了x别信念。人们一般期望社会劳动者要积极活跃,而持家者应当富于j际x。这一期望要求符合规范的行为,因此公司雇员工作努力,持家者则富于团队精神。行为者本人和周围的人都促进符合规范的行为。男x不成比例地成为雇员,女x不成比例地成为家庭主妇。因此男x看上去更有力量,女x看上去更善于j际。  第三种是社会认同理论,它强调动机因素。刻板印象可以是一个群体的认知过程,而不仅发生在个人的头脑中。每个人都要在积极的群体中获得正面的身份认同。  第四种是权力的观点,强调社会结构因素,认为个人与群体是有意保持x别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