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
是知识、爱好学问;女孩子应该玩娃娃、过家家;男孩子才玩汽车、玩动脑筋的游戏;女孩子长大以后要带孩子、管家务、依靠丈夫;男孩子将来才是在外面挣大钱、g大事的;在家里妈妈总是比爸爸忙,妈妈做饭,爸爸读报,妈妈打毛衣,爸爸看电视,因为家务活是妈妈的本职等等。“改变方案”就是要改变这种错误的传统观念。从幼年时代起,就给孩子灌输一种新的观念:男女都是一样的人,除了生理上的区别之外,不论在学校里、家庭生活中和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都没有理由因x别不同而有所区别。所谓男x职业、女x职业都是人为的。在家庭中家务由女x承担并非天经地义。教育女孩子要泼辣大胆些,不要自卑,而男孩子应该温柔细致些。教育女孩子要胸怀大志,树立男孩子能g的自己也一定能g的雄心。教育男女孩子自幼要互相了解、互相爱护、互相尊重,而这种尊重绝不是停留在表面上那种“女士先行”的形式上的尊重,而是实实在在地尊重女孩子的人格,承认她们的才g,平等地对待她们。(陆颂和,1986年)    
二、关于x别气质问题的论争(5)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的传媒却在讨论女x的“男x化”问题。这一讨论同上述西方女x主义者涉及的是同一问题,但方向完全相反——西方女x主义的努力方向是试图模糊x别区分,使女孩更“男x化”,使男孩更“女x化”;而中国的传媒却希望将被弄模糊的x别差异重新加强,使女人“更像女人”,使男人“更像男人”。 中国传媒提醒人们注意女x解放中蕴含的一种“危险”,即漠视女x特征的危险。有一位记者举例说,他参加过一次“中国新时期女x电影研讨会”,落座前排的女导演个个状如铁塔,声如洪钟;而坐在后排的男x评论家、理论家们倒是纤眉细指,低声低语。这种强烈的反差令他感到痛苦。这位观察者援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旨在说明女x丧失其x别特征是一种“异化”。他还断言:女x与生俱来的温柔、慈悲、耐心、细致等特长不会随着社会政治与生产关系的改变而改变。(马凡,1988年) 的确,我国从五十年代鼓励女x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活动以来,“男女不分”成为时尚,它既是对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的挑战,也是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的挑战。这一时尚在文革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它不仅表现为女人要同男人g一样的事情,而且达到有意无意地掩盖男女两x生理心理差异的程度。那个时代造就了一批自以为有“男x气质”或被男人看作有“男x气质”的女x。在那时,女人不仅要掩饰自已的女x特征,而且对于想表现出女x特征的意识感到羞惭,觉得那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东西。八十年代以来,女x的x别意识在沉寂几十年之后重新浮现出来。最明显的表现是,女x开始重新注重衣着化妆,表现“女x特征”的意识一旦苏醒,立即变得十分炽烈。女x意识的复苏还表现在大量的影视作品中。 在否定文革中女人的“男x化”的过程中,又有人矫枉过正,表述了一种近似本质主义的思想:由于女x是人类生命的直接创造者和养育者,因而对生命有着本能的热爱,这种热爱生命的天x,使女x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心态。现代工业社会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它常常使人忘记了“人是生物”这一点,而生物离开生物x活动,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如果男x文化将使生命变成机械并使其遭到毁灭,女x就必须履行自己作为生命的创造者和养育者的职能,发挥母x和女x独特的社会作用。这类思想的本质主义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它假定由于女x能生育,就“本能地”热爱生命;可是男人也为生命贡献了j子,也是生命的“直接”创造者,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对生命本能的热爱”呢?其次,它假定男x文化“将生命变成机械”,女x文化强调人的“生物x”,这是缺乏证据的。此类说法同西方有人将男x同“文化”联系在一起、将女x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想法如出一辙,而这种划分是本质主义的。�
二、关于x别气质问题的论争(5)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的传媒却在讨论女x的“男x化”问题。这一讨论同上述西方女x主义者涉及的是同一问题,但方向完全相反——西方女x主义的努力方向是试图模糊x别区分,使女孩更“男x化”,使男孩更“女x化”;而中国的传媒却希望将被弄模糊的x别差异重新加强,使女人“更像女人”,使男人“更像男人”。 中国传媒提醒人们注意女x解放中蕴含的一种“危险”,即漠视女x特征的危险。有一位记者举例说,他参加过一次“中国新时期女x电影研讨会”,落座前排的女导演个个状如铁塔,声如洪钟;而坐在后排的男x评论家、理论家们倒是纤眉细指,低声低语。这种强烈的反差令他感到痛苦。这位观察者援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旨在说明女x丧失其x别特征是一种“异化”。他还断言:女x与生俱来的温柔、慈悲、耐心、细致等特长不会随着社会政治与生产关系的改变而改变。(马凡,1988年) 的确,我国从五十年代鼓励女x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活动以来,“男女不分”成为时尚,它既是对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的挑战,也是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的挑战。这一时尚在文革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它不仅表现为女人要同男人g一样的事情,而且达到有意无意地掩盖男女两x生理心理差异的程度。那个时代造就了一批自以为有“男x气质”或被男人看作有“男x气质”的女x。在那时,女人不仅要掩饰自已的女x特征,而且对于想表现出女x特征的意识感到羞惭,觉得那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东西。八十年代以来,女x的x别意识在沉寂几十年之后重新浮现出来。最明显的表现是,女x开始重新注重衣着化妆,表现“女x特征”的意识一旦苏醒,立即变得十分炽烈。女x意识的复苏还表现在大量的影视作品中。 在否定文革中女人的“男x化”的过程中,又有人矫枉过正,表述了一种近似本质主义的思想:由于女x是人类生命的直接创造者和养育者,因而对生命有着本能的热爱,这种热爱生命的天x,使女x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心态。现代工业社会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它常常使人忘记了“人是生物”这一点,而生物离开生物x活动,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如果男x文化将使生命变成机械并使其遭到毁灭,女x就必须履行自己作为生命的创造者和养育者的职能,发挥母x和女x独特的社会作用。这类思想的本质主义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它假定由于女x能生育,就“本能地”热爱生命;可是男人也为生命贡献了j子,也是生命的“直接”创造者,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对生命本能的热爱”呢?其次,它假定男x文化“将生命变成机械”,女x文化强调人的“生物x”,这是缺乏证据的。此类说法同西方有人将男x同“文化”联系在一起、将女x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想法如出一辙,而这种划分是本质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