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柳七揉了揉眼,又抖了抖信。

  在毫不自知地引来官署里其他人好奇的打量目光后,开始颤抖的,就变成神恍惚的柳知县本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丽正门:

  皇太子宫位于丽正门内(《宋代官制辞典》)p26

  2.官服颜色(之前备注过,但估计你们忘了)

  按照宋代典志,三品以上官员的服装为紫色,五品以上官员的服装为朱色(《两宋文化史》)

  3.升朝官

  升朝官乃指可以朝见皇帝和参加宴坐的中、高级官员的总称。北宋前期,文臣自太子中允,武臣自内殿崇班以上为升朝官。神宗改制,文臣自通直郎到开府仪同三司,武臣自修武郎到太尉,为升朝官。(《两宋文化史》)

  4.关于赵祯性格:

  这位皇家第一,且唯一的男孩儿自从降生之日起,就被当年全世界(没夸张,中国那时就是世界文化之巅)最杰出的老师们调教成了一位沉默庄重的优秀儿童。史书记载,就算在他面前变戏法玩杂技时他都不动声色,统统地看不见。(《如果这是宋史3》)

  第一百二十四章

  柳七神恍惚地杵了许久,伸出一手来,颤颤巍巍地往后摸索一阵。

  当手碰到冰凉的椅背后,他才慢吞吞地挪动身子,无比僵硬地坐了下来。

  他面上还是一片空白,下意识地灌了一大口茶,才算是缓了这口气。

  但心里的震撼,却久久消散不去。

  他记得清清楚楚,距陆辞凭连中三元而金榜登科、打马游街、名扬天下的那日,明明只过了一年出头。

  到目前为止,一甲内比陆辞低上一两班、包括榜眼蔡齐、探花萧贯,以及三班的柳七自己等其他人,月余前才通过了一年一考,离三年任满,都还隔了近半的距离。

  天底下大小官员,不都是这么按部就班来的?

  纵使辛苦漫长,但有这实打实的进士出身,便注定前路璀璨。

  即使不与底下人比,似柳七这些有幸直接得了官职任命的前四甲,只消看一眼第五甲不但需等吏部诠试通过,还要等何处有了空缺才可跻身的窘迫,就由衷地感到庆幸了。

  而对那两百多名落入五甲、同进士出身的士人们而言,他们又比三试之后还是榜上无名、需黯然还乡的那数万人,要好得太多。

  谁又知晓,会有陆摅羽这么个得天独厚的狡童,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叫他们这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地忙乎公务的同年只剩望尘莫及,满心郁卒的份了。

  柳七刚满怀艳羡地大笔一挥,写上一首贺词,但信口还没封上,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也不对。

  真算起来,陆辞所经历的,根本不是什么天时地利。

  倒恰恰相反:场场皆是不折不扣的天灾人祸。

  不过陆辞是个极能耐的,不论是突如其来的左藏库大火,还是肆虐四野的夏蝗之灾,只要撞到他手里,都是迎刃而解。

  在一干损失惨重的官吏中,唯独陆辞化险为夷,这要还不能脱颖而出的话 ,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