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滑天下之大稽了。

  若他只是独善其身,或许还会授人把柄,然他但凡有些余力,都会去拉上周边人一把,在事发之前,还曾奋力递上奏疏。

  无奈人微言轻,所提的话语,并未到足够的重视。

  更可惜的是,这份见微知著的能耐,和能言直谏的魄力,却很容易被别人忽视了。

  怕是只单单看到在其他人累死累活还得挨骂时,陆辞一身清爽干净,就能得诸多赏赐。

  得亏陛下对他历来欣赏有加,屡屡破格擢升,现他争气地立下这明晃晃的功绩,正合了陛下宠爱他的心意,才叫这份才干未被就此埋没。

  柳七这么一想,起初的羡慕和惊诧就彻底淡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对此时孤军奋战在京师之中、得无数人嫉恨的陆辞的怜爱来……

  心态有了变化后,柳七再瞅自己刚刚草草书就的贺词,就是一千一万个不顺眼了。

  ——外人误解小饕餮,不知其中艰难,也就罢了。

  他为人挚友,岂能写这种官面废话,锦绣文章,伤了小饕餮的心呢?

  柳七素来感性,易痴易狂,现有感而发,自是当机立断,将那墨痕已干了大半的贺词揉成废纸一团,旋即就着内心涌现的无限柔情,将思念和祝福化作纸上的优美词句……

  陆辞自是无从得知,放荡不羁好写词的柳七郎,已隔空怜爱了他一把。

  他被任命为太子左谕德,已有好些天,却直到此时,才真正见到了太子赵祯的庐山真面目。

  在修建佛寺宫观上就极其铺张浪的赵恒,并未亏待自己膝下仅存的这么一根宝贝独苗,至少在东宫的修缮上,极尽奢华致。

  当陆辞切身置身于这美轮美奂的殿所中,也忍不住感叹其每处细节无不巧美好,金碧辉煌。

  而坐在象征太子的宝座上的赵祯,则是显而易见的闷闷不乐。

  他的唇平平地抿着,眼睑往下耷拉了些许,平庸的眉目间还带着稚气,只被死气沉沉的肃穆所压盖,仅能给人年少老成、不苟言笑的印象了。

  陆辞忽然意识到,这位太子殿下,可是同自己在汾州认识的那位聪颖好学活泼好动的小狸奴,还要小上两岁的。

  侍人向附耳去的赵祯小声说明了陆辞身份后,赵祯轻轻地点了点头,抬眼看向陆辞,原很是忧郁的眼底倏然一亮。

  陆辞此时已行完礼,对上他打量的目光时,不由温柔地回了一笑。

  赵祯的眼睛一下就睁大了。

  他愣了许久后,忽醒过神来,不自在地轻咳了咳,竭力保持一本正经的模样,正色问道:“陆左谕德?”

  他身形清瘦,却不是漫山漫野跑、炼出一身扎实腱子肉的小狸奴的那种瘦,而是匮乏活力的虚弱。

  裹了一领宽松红袍,背脊微微躬起,肩膀也耸着,圆润的双手搭在扶手上,肤色因常年不见日晒,而很是白皙。

  任谁一眼看去,都能认出,赵祯便是那种极典型的,从小锦衣玉食的富贵子弟。

  陆辞含笑颔首,再次拱手一礼:“正是。见过太子殿下。”

  赵祯身边簇拥的官员虽多,却都是年纪大,面容古板的老者,是需要他尊敬守礼,谨慎言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