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为辞婚钟祸边庭
只是谁人陷害杨连城也道:小弟尚不知,顷间凤阿兄来,方知有此奇事,只不知又是哪里起的柳友梅道:就是严府为小弟辞婚一事起的祸端。然目今圣 旨既下,即系君命。做臣子的岂可推托。只是我岳父暮年,怎当此塞外驰驱之苦,内弟又甚年轻,无人可代,如何是好竹凤阿道:不要说令岳年高难去,就 是吾兄以白面书生,奉使北鄙,良不容易。杨连城道:正是,吾兄文士,匹马驰驱,深入不毛,又况正当暑天将近,酷日炎蒸,胡沙卷尤,如何去得柳友梅 道:以身许国,死生祸福惟命是从。只是小弟上有老母,内无弟媳,将寻梅问柳的姻缘空抛撇在天涯,为可惜耳言念及此,转不觉儿女情深,英雄气短矣。

  三人正说间,只见长班又进来禀道:雪太老爷、小老爷来了。柳友梅忙出迎进。雪公先与杨、竹二生见过,然后雪莲馨、柳友梅一一俱见过了。雪公忙问 道:这风波不知又是那里起的,又是谁人陷我二人柳友梅道:小婿才与杨、竹二兄说来,此乃严府又因小婿辞婚起的。雪公道:却是为何柳友梅就 将赵文华为媒,及刘有美说亲的事,一一说了一遍。雪公道:原来如此。但今已奉皇命,就是朝廷的事了,捐躯赵国本臣子分内的事,亦何辞。只是我儿虽已成 名,尚属年幼,二女又远在故乡;就是贤婿也上有老母,内无兄弟,此番一去,吾与贤婿匹马胡沙,尚不知死生何地,未免回首凄然。言至此,雪公不觉扑簌簌掉 下泪来。柳友梅与雪莲馨亦泫然泪下。竹凤阿、杨连城亦为之动容悲切。雪莲馨因含泪说道:据孩儿想来,爹爹可以年老病辞,柳姐夫亦可以养亲告假,何不同上 一疏,或者个中,犹可挽回。雪公叹道:国家有事,若做臣子的如此推托,则朝廷养士何用,生平所学何事我想汉朝苏武出使,北廷拘留一十九年,旌毛尽 落,鬓发尽白,方得归来;宋朝富弼与契丹讲和,往返数回,得家书不开,恐乱人意。这多是前贤所为。你为父的虽不才,也读了一生古人书,做了半世朝廷官,今 日奉命北往,岂尽不如前贤,愿为临难退缩遗笑当世乎柳友梅道:此番一行,风尘劳苦,死生患难,固未可料,然做臣子的功名事业必不由此一显。此盘根错 节之所以见利器也;吾人举动,乃关一生名节,贪生畏死断使不得。竹凤阿道:在莲馨兄身上,爱亲心切,故作此不得已之极思;在老年伯及吾兄身上,爱君之 心更切,故有此论。君亲虽曰不同,忠孝本无二理耳。杨连城道:若到日后归来,功成名遂,君亲具庆,忠孝双全,又可成一段千秋佳话矣。说罢,雪公随吩 咐雪莲馨道:我与你姐夫去后,你便可告假回乡间,杨兄已选苏州司李,或顺便就同杨年兄归去,善慰母亲,好生安慰二位姐姐,叫他们不必忧烦。我去倘能不辱 君命,归来欢会有期。柳友梅也就把家中事体托与杨连城得知,随吩咐抱琴道:在老夫人面前,只说我在京候选,切莫说出使边庭的事,恐怕惊坏了老夫人。 抱琴领命不题。

  次日,雪公与柳友梅翁婿二人就辞了朝,领了刺书,带了两个能事家人,把铺陈行李发在城外馆驿中住下。此时京师衙门常规也有公饯的,也有私饯的,乱了几日。竹凤阿与杨连城也同设了一席饯行过了。雪公竟同柳友梅往北而去。

  却说雪莲馨送了父亲去后,随即告假还乡省母。恰好杨连城选了苏州府理刑,领了凭要出京,雪莲馨即着抱琴约了,一同起身下去。竹凤阿却授了御印总兵之职,也往沿边一路镇守去了。正是:

  摧锋北陷穹庐去,避祸南迁故土来。

  谁为朝廷驱正士,奸人之恶甚于豺。

  毕竟柳友梅与雪公如何归来,与梅、雪二小姐又如何作合,且听后来分解。

  .